-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泽群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级甲等
妇产科
-
怀孕一个月下体见红出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先兆流产、宫外孕、宫颈疾病、胚胎发育异常、外力刺激等。关爱自己,从关注健康开始。身体不适时,请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2018-11-20 20:03
1.先兆流产:多因黄体功能不全、胚胎染色体异常等。表现为少量阴道出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检查孕酮、雌二醇、HCG 及 B 超有助于诊断。治疗上多卧床休息,补充孕激素,如黄体酮、地屈孕酮等。
2.宫外孕: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常有不规则阴道出血,伴腹痛。通过 B 超及血 HCG 动态监测可明确。一旦确诊,多需手术或药物治疗,如甲氨蝶呤。
3.宫颈疾病:如宫颈息肉、宫颈炎等。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易出血。需进行妇科检查明确,轻度炎症可观察,息肉较大可能需手术切除。
4.胚胎发育异常:染色体异常等导致胚胎发育不良,引起出血。B 超检查可发现胚胎形态异常,通常会自然流产。
5.外力刺激:剧烈运动、性生活等导致。应避免此类行为,卧床休息观察。
怀孕早期下体见红出血需引起重视,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保持心情舒畅,清淡均衡饮食,注意休息。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嗜酸性粒细胞属粒细胞系,是白细胞的一种类型。也就是咱们平常说的白血球的一种。它的增高多见于过敏疾病,寄生虫感染。但是此类细胞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单看这一种细胞不能做出诊断,要综合进行多个项目进行诊断。
2015-11-20 05:5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一般来讲嗜酸性粒细胞这个指标的意义不大,对疾病的诊断无意义,正常人也可以出现偏低;血红蛋白的话,主要是看您到底有多低,如果稍微低一点但是高于90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平常可以多吃点红枣之类的补血食物即可
2015-11-19 17:4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您好,嗜酸粒细胞,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为髓系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嗜酸粒细胞祖细胞()所产生。嗜酸粒细胞集落形成因子主要由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因此,嗜酸粒细胞与免疫系统之间有密切关系。嗜酸粒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和组织中,外周血中很少,仅占全身嗜酸粒细胞总数的1%左右。嗜酸粒细胞具有以下生物活性:①趋化和吞噬作用:主要的趋化因子有:来自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组胺;补体成分(C3a、C5a、C567)及免疫复合物;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某些细菌、寄生虫、肿瘤及致敏的淋巴细胞均可因产生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而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此外,活化的嗜酸粒细胞在体外具有弱吞噬作用;②限制Ⅰ型超敏反应:嗜酸粒细胞能分泌溶酶体中的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等,对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释放的活性介质起灭活作用,从而消除所致的过敏性炎症反应;③抗寄生虫感染:嗜酸颗粒含有碱性蛋白、阳离子蛋白、过氧化物酶等。嗜酸粒细胞表面有抗体的Fc受体及补体受体,可通过这些受体与寄生虫-抗体/补体复合物结合,释放胞质中的阳离子蛋白杀伤虫体,在抗寄生虫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正常人嗜酸性粒细胞为白细胞数的0~7%,直接计数为(0.05~0.45)×109/L,超过正常后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胞在体内有防御功能,但其增多也可对自身组织造成损伤。男性多见,年龄20~50岁。临床表现多样,可有发热、咳嗽、胸痛、心悸、气短、神经精神症状、瘙痒、皮疹、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四肢末端水肿等。最严重的是心内膜下血栓形成和纤维化,腱索纤维化,导致房室瓣反流,最终发生进行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光是它降低,没有什么临床意义!
2015-11-19 13:4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多。这种细胞数的周期性变化是与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有关的。当血液中皮质激素浓度增高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而当皮质激素浓度降低时,细胞数增加。嗜酸性粒细胞的胞质内含有较大的、椭圆形的嗜酸性颗粒。这类白细胞也具有吞噬功能。
2015-11-19 08:5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