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岁患者胃大弯侧胃肠间质瘤术后,性质及用药咨询
病人52岁,于十二月二十四日做了手术,病理诊断为:(胃大弯侧)胃肠间质瘤,部分细胞增生活跃。【注:免疫学标记结果DOG-1(++)、CD34(++)、Vimentin(++)、CD117(+)、Ki-67(+,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无,于2012年12月24日做胃部分切除手术。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是良性还是恶性?是否需服格列卫控制,还是需要服用其他药物?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胃肠间质瘤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其性质判断需综合多因素,治疗方案也因人而异。对于该患者,肿瘤性质、是否需用格列卫及其他替代药物等,需综合分析,包括肿瘤大小、位置、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结果及患者身体状况等。 1. 肿瘤性质:胃肠间质瘤的良恶性不能单纯依靠部分细胞增生活跃来判断。一般来说,肿瘤大小、核分裂象是重要评估指标。较小且核分裂象低的肿瘤多为良性倾向;反之则恶性程度可能较高。 2. 免疫组化结果:DOG-1(++)、CD34(++)、Vimentin(++)、CD117(+)、Ki-67(+)等免疫组化结果对诊断和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不能直接确定肿瘤性质。 3. 治疗方案:对于高危患者,术后常需服用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格列卫)控制病情。如果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可考虑舒尼替尼、瑞戈非尼等药物。 4. 定期复查:患者术后需定期复查,包括影像学检查、血液指标检测等,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5. 生活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总之,对于该患者的情况,应综合多方面因素评估肿瘤性质,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和随访方案。建议患者在正规医院肿瘤科就诊,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复查。
2024-12-25 11:1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手术切除:是胃肠道间质肿瘤首选且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可行局部切除或行楔形切除,切缘距肿瘤边缘应超过2cm以上.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均有c-kit基因、CD117(酪氨激酶受体)、CD34(骨髓干细胞抗原)表达阳性。GIST的主要症状依赖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通常无特异性。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症状。贲门部GIST吞咽不适、吞咽困难症状也很常见。部分病人因溃疡穿孔就诊,可增加腹腔种植和局部复发的风险。常见症状有腹痛、包块及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梗阻等。腹腔播散可出现腹水,恶性GIST可有体重减轻、发热等症状。
2015-11-20 10:1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