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上肢骨折装外固定支架后的护理,包括伤口护理、观察患肢、预防感染、功能锻炼和生活注意事项等。 1.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按时换药。若发现伤口红肿、渗液,应及时就医。 2.观察患肢:留意患肢的颜色、温度、感觉和肿胀程度。如出现皮肤苍白、发凉、麻木或疼痛加剧,可能是血液循环障碍,要立即处理。 3.预防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保持外固定支架周围皮肤清洁,避免抓挠。 4.功能锻炼:在医生指导下,早期进行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促进恢复。 5.生活注意事项:注意休息,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总之,上肢骨折装外固定支架后的护理至关重要,患者和家属要密切配合,遵循医生的建议,以促进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
2024-12-25 15:1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里可能伴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外,其余时间里大多没有全身症状,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饮食相仿,选用多品种,富有各种营养的饮食就可以了.要注意使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慎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状明显的时候,应给予介于正常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之间所谓软饭菜,供给的食物必须少含渣滓,便于咀嚼和消化,烹调时须切碎煮软,不宜油煎,油炸.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饮食原则.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还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此阶段,食疗可用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食疗可用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疗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2015-11-20 15:2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护理措施 (1)向病人解释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气血运行,防止患肢肿胀,避免肩关节僵硬,以取得病人配合. (2)正确适时指导病人功能锻炼. 1)骨折早期 整复固定1~2周.可以练习手部及腕,肘关节的各种活动.如“抓空增力”,“左右侧屈”,“掌屈背伸”,“托手屈肘”,“肘部伸屈”. 2)骨折中期 整复固定2~3周.做肩部后伸活动(左“8”字绷带固定或三角巾固定下),如“屈肘耸肩”,“外展指路”,“后伸探背”,“弯腰划圈”等. 3)骨折后期 整复固定3~4周.可逐渐做肩关节的各种活动.重点是外展和旋转活动.如“外展指路”,“弯腰划圆”,“上肢回旋”等
2015-11-20 09:1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