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岁男小肠肿瘤梭形细胞免疫组化结果,类型及治疗?
患者男,年龄36,小肠肿瘤,以梭形细胞为主,免疫组化:CD34+,CD31-,CD117-,FVIII-,S100-,SMA+/-,Ki-67>30%,请问,这是什么类型的肿瘤(因为病人以前做过心脏肿瘤切除术,诊断是交界性血管内皮瘤(CD31+,CD34+,FVIII+),本院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远程会诊说考虑心脏肿瘤转移至小肠。如果是间质瘤,但是CD117阴性,用格列卫是不是无效?如果是需关内皮瘤,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案。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36 岁男性小肠肿瘤,以梭形细胞为主,免疫组化结果复杂。需明确肿瘤类型,探讨治疗方案,包括间质瘤和血管内皮瘤的可能性,以及相应治疗药物的效果。 1. 肿瘤类型判断:胃肠道间质瘤多由 KIT 或 PDGFRA 基因突变驱动,CD117 阳性常见,但也有阴性情况。该患者 CD117 阴性,不能仅凭此排除间质瘤,还需综合其他指标。心脏交界性血管内皮瘤转移也需考虑。 2. 间质瘤治疗:若为间质瘤,CD117 阴性时格列卫可能效果不佳。可考虑舒尼替尼、瑞戈非尼等药物。 3. 血管内皮瘤治疗:对于血管内皮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常用化疗药物有紫杉醇、多柔比星、顺铂等。 4. 免疫组化意义:免疫组化指标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和分型,如 CD34 阳性常见于血管源性肿瘤,SMA 阳性可能提示平滑肌来源。 5. 治疗方案选择: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肿瘤大小、位置、转移情况、身体状况等综合决定。 总之,对于该患者,需综合各种因素明确肿瘤类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024-12-27 00:0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小肠肿瘤治疗方案:患者多采用化学治疗结合手术治疗综合治疗,可提升患者肿瘤细胞的敏感性,还可清除术后残余肿瘤细胞,预防肿瘤转移、复发,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5-11-20 18:4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有没有效是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的。如果确诊是关内皮瘤后应尽量做手术切除,如果病变尚未扩散,手术切除后可能有满意的效果。手术后注意饮食,适当锻炼,把营养跟上,或者配合服用含量为16%左右的人参精华提取物人参皂苷Rh2(护命素),都能很好地延长患者生命期限。许多服用护命素的患者都长期存活,且有一个较好的生活质量。f2
2015-11-20 12:4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gastmintesinal stromall tumors,GISTs)是一类既不同于典型平滑肌瘤也不同于雪旺瘤的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它具有非上皮性、缺乏分化或未定向分化等特点,以往多被诊断为平滑肌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目前对GISTs的组织起源仍有争论,部分学者认为其起源于胃肠道平滑肌或神经,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起源于原始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GISTs多由梭形细胞和上应样细胞组成,在形态学上很难判断其良恶性,故不能准确预测其生物学行为。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约70%发生在胃,20%一30%发生在小肠,极少数发生在胃肠道其他部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