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大量蛋白尿,治疗用药很纠结
我做了肾活检,诊断为膜性肾病,不过发现的早,其他正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第1次24小时定量尿检为4.9,这时是5月初,8月18号又做了一次,为3.6.从那时开始吃中药.6月到现在吃科素药片和保肾康,肾炎舒片和阿司匹林.一般门诊尿常规检查最多4+,最少1+,反复不定.现在医生建议,让我参加临床实验,药名是醋酸泼尼松片还有是普乐可复,但是副作用很大,我不敢吃,我现在很着急,请医生帮帮我,谢谢!!!!!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周振亮
山西省中医食管癌研究所
一级
门诊科
-
膜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患者对某些药物有顾虑,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如病情严重程度、药物副作用、个体差异、治疗效果和长期预后等。 1. 病情严重程度:蛋白尿的量是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患者从 5 月初的 4.9 到 8 月 18 号的 3.6,虽有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说明病情需要积极控制。 2. 药物副作用:醋酸泼尼松片和普乐可复等药物确实可能有副作用,如激素引起的肥胖、血糖升高,免疫抑制剂导致的感染风险增加等。但不能因惧怕副作用而拒绝治疗,医生会密切监测并采取措施预防和处理。 3. 个体差异: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有些患者可能对某些药物耐受较好,而另一些可能反应不佳或副作用明显。 4. 治疗效果:选择治疗方案时要考虑药物的预期效果。部分药物可能在短期内能有效减少蛋白尿,但长期效果和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也需综合评估。 5. 长期预后:治疗的目的不仅是减少当前的蛋白尿,更重要的是延缓疾病进展,保护肾功能,降低终末期肾病的发生风险。 膜性肾病的治疗需要患者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共同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饮食、适当运动、避免劳累和感染等。
2024-12-27 04:4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您好,膜性肾病 常用的治疗方法为: (1)糖皮质激素治疗:强的松2mg/kg,隔日一次,晨服,连续8周,然后于4周内减量至停用。 (2)糖皮质激素与细胞毒类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特别是苯丁酸氮芥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交替使用,可望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①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强的松1mg/kg,隔日顿服8周,然后4周内撤完,加环磷酰胺0.5~1.0g/m2,每月一次静脉点滴,共6个月。据报道该法与上述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相当而无差别。 ②糖皮质激素联合苯丁酸氮芥治疗:甲基强的松龙冲击3天,改强的松0.5mg/kg·d服27天,再以苯丁酸氮芥0.2mg/kg·d服用1月,如此交替使用,共用药半年。据报道该治疗方法疗效较好。 (3)冲击疗法:见微小病变性肾病的治疗。 (4)环孢素A治疗:见微小病变性肾病的治疗。您可以去放心120网站的名医名院里去查询。
2015-11-21 12:3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建议您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我们呢不能给您开药。 膜性肾病是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着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点的肾脏疾病,临床呈肾病综合征或无症状性蛋白尿。病理特征:光镜及电镜观察,本病病理改变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以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着为特点,继之以基底膜增厚和变形,一般无系膜、内皮或上皮细胞的增生,亦无细胞浸润。免疫荧光发现IgG和C3呈弥漫性均匀一致的颗粒状沿基底膜分布,较少见IgM和IgA沉着。膜性肾病的几种特殊病理改变为:①伴有较明显的系膜增生及系膜基质扩张;②伴有间质病变;③本病伴有肾小球进行性、节段性玻璃样变及硬化,也伴有间质纤维化;④本病可转化为新月体型肾炎Ⅰ型;⑤偶有本病伴系膜IgA占优势的免疫病理变化,即膜性肾病与IgA肾病的重叠表现。 常用的治疗方法为: (1)糖皮质激素治疗:强的松2mg/kg,隔日一次,晨服,连续8周,然后于4周内减量至停用。 (2)糖皮质激素与细胞毒类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特别是苯丁酸氮芥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交替使用,可望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①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强的松1mg/kg,隔日顿服8周,然后4周内撤完,加环磷酰胺0.5~1.0g/m2,每月一次静脉点滴,共6个月。据报道该法与上述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相当而无差别。 ②糖皮质激素联合苯丁酸氮芥治疗:甲基强的松龙冲击3天,改强的松0.5mg/kg·d服27天,再以苯丁酸氮芥0.2mg/kg·d服用1月,如此交替使用,共用药半年。据报道该治疗方法疗效较好。 (3)冲击疗法:见微小病变性肾病的治疗。 (4)环孢素A治疗:见微小病变性肾病的治疗。
2015-11-21 10:4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您好: 常用的治疗方法为: (1)糖皮质激素治疗:强的松2mg/kg,隔日一次,晨服,连续8周,然后于4周内减量至停用。 (2)糖皮质激素与细胞毒类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特别是苯丁酸氮芥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交替使用,可望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①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强的松1mg/kg,隔日顿服8周,然后4周内撤完,加环磷酰胺0.5~1.0g/m2,每月一次静脉点滴,共6个月。据报道该法与上述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相当而无差别。 ②糖皮质激素联合苯丁酸氮芥治疗:甲基强的松龙冲击3天,改强的松0.5mg/kg·d服27天,再以苯丁酸氮芥0.2mg/kg·d服用1月,如此交替使用,共用药半年。据报道该治疗方法疗效较好。 (3)冲击疗法:见微小病变性肾病的治疗。 (4)环孢素A治疗:见微小病变性肾病的治疗。 本病是一个缓慢发展相对良性的疾病,据世界各地报告10年存活率在80%左右。影响本病预后的因素比较公认的为大量蛋白尿及肾功能损害,其他因素各家分析结果不一。 (1)年龄:儿童预后较好,10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大部分在诊断后5年内蛋白尿会自发性完全缓解,成人则大约是25%,通常在起病后3年以上方会发生。 (2)性别:Kincaid-Smith报道本病于妇女为肯定良性疾病。5年、10年及15年的生存率均为99%,但若本病妇女妊娠则会加重病情的发展。 (3)蛋白尿程度:已公认蛋白尿程度影响预后,起病肾活检时有肾病综合征者,10年、15年存活率分别为76%及60%;而无肾病综合征者10年、15年存活率均在98%。另外,可依据蛋白尿程度及持续时间作粗略估计:①蛋白尿≥8g/d持续6个月以上者,预后不良的出现率为66%;②蛋白尿≥6g/d持续9个月以上者,预后不良出现率为55%。 (4)高血压:有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者预后不良。 (5)肉眼血尿:本病一般不出现肉眼血尿,若出现肉眼血尿,可提示转变为新月体型肾炎,预后不好。 (6)肾功能:公认肾功能是决定预后的一个指标,起始肾功能及肌酐清除率下降速度是两个决定性的因素。 (7)组织学变化:肾小管与间质病变是公认的预后不良的指标,而肾小球病变与预后关系意见则不一致。
2015-11-21 03:4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您好!您可以直接到西安同济医院看看.
2015-11-21 02:4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