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体虚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不良生活习惯、营养失衡、疾病影响、过度劳累、心理压力等。 1.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熬夜、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会扰乱身体正常的生理节律和代谢,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出现体虚。 2.营养失衡:饮食不规律、挑食偏食,导致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无法满足身体需求,从而引发体虚。 3.疾病影响: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贫血等,会消耗身体的能量和营养,使身体处于虚弱状态。 4.过度劳累: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和恢复,容易造成体虚。 5.心理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出现体虚。 总之,体虚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积极治疗疾病、调节心理状态,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体虚状况。如果体虚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理和治疗。
2024-12-27 06:4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体虚有以下几种1气虚:气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全身疲倦乏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虚热,汗,脱肛,子宫下垂,舌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脉弱等,为功能减退,不一定有病,气虚者需补气,补气的药物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等.1.1补气虚食品: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可经常交替选服.1.2补气虚药膳食疗方举例:玉珍鸡:母鸡一只洗净,鸡肚内放入桂圆,荔枝干,黑枣,莲子,枸杞各30g,加调味蒸食,可补气养精:黄芪蒸鹌鹑:黄芪6-9g,鹤鹑2只共蒸食,可补气虚. 2血虚:血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苍白,唇爪淡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妇女经水愆期,量少色淡,舌质淡,苔滑少津,脉细弱等.进补宜采用补血,养血,生血之法,补血的药物可选用当归,阿胶,熟地,桑椹子等.2.1补血虚食品: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等,可经常交替选用.2.2补血虚药膳食疗方举例:当归乌骨鸡:当归,黄芪各15g放入纱布袋中与乌骨鸡一只共蒸煮,吃鸡肉喝汤,可补血虚.阿胶糯米粥:阿胶9g(打碎)与黑糯米60g共煮粥服食,可补血虚. 3阴虚:又称阴虚火旺,俗称虚火,阴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舌少津液,五心(二只手心,二只脚心与头顶心)烦热,盗汗,腰酸背痛,梦遗滑精,舌质红,苔薄或光剥,脉细数等.进补宜采用补阴,滋阴,养阴等法,补阴虚的药物可选用生地,麦冬,玉竹,珍珠粉,银耳,冬虫夏草,石斛,龟板等.3.1补阴虚食品:甲鱼,燕窝,百合,鸭肉,黑鱼,海蜇,藕,金针菇,枸杞头,荸荠,生梨等,可经常交替选服.3.2补阴虚药膳食疗方举例:银耳红枣羹(或百合莲子羹):银耳,红枣(或百合,莲子)适量共煮羹当点心服食,可补阴虚.甲鱼二子汤:甲鱼1只与女贞子,枸杞子各20g同煮汤,加调味,食甲鱼饮汤,连食数剂,可补阴虚和治肝肾阴虚所致的腰痛,遗精,头晕,目花等症.石斛河鱼;石斛6g,河鱼1条共蒸食,可滋阴.虫草老雄鸭:虫草9g与三年老雄鸭1只共煮,吃鸭肉喝汤,可补阴虚. 4阳虚:又称阳虚火衰,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阳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除有气虚的表现外,平时怕冷,四肢不温,喜热饮,体温常偏低,腰酸腿软,阳痿早泄,小腹冷痛,乏力,小便不利,舌质淡溥,苔白,脉沉细等.进补宜补阳,益阳,温阳:补阳虚的药物可选用红参,鹿茸,杜仲,虫草,肉桂,海马等.4.1补阳虚食品:黄牛肉,狗肉,羊肉,牛鞭,海参,淡菜,胡桃肉,桂圆,鹌鹑,鳗鱼,虾,韭菜,桂皮,茴香等,可经常交替选服.4.2补阳虚药膳食疗方举例:海马童子鸡:海马9g,童子鸡1只,共蒸食,可补阳虚.韭菜白米虾:韭菜200g,白米虾(或虾仁)100g,共炒,加调味,常服食,可补阳虚. 5两虚:体虚者亦常出现两虚之体,两虚之体有以下几种:5.1气阴两虚:既有气虚又有阴虚,其主要表现为;既有头晕,乏力,腿软等气虚表现,又有升火,咽干,舌红等阴虚表现,但没有慢性疾病,这种体质称气阴两虚体质,进补宜采用益气养阴之补法,即在进补时应同时考虑补气和补阴.5.2阴阳两虚:既有阴虚又有阳虚,称阴阳两虚,其主要表现为;既怕冷又怕热,冬天特别怕冷,夏天又特别怕热,这是阴阳失调或阴阳两虚之体质,进补宜采用阴阳并补,养阴温阳和滋阴壮阳等补法.5.3气血两虚:气血两虚一般出现在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大出血后,妇女月经过多者等,其主要表现为;既有气虚的表现,又有血虚的表现,进补宜采用益气生血,培补气血,气血并补.对两虚之体的食补可分别选用上述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食品及药膳进行辨证辨体施补,更应根据虚弱的轻重交替选服,通过进补待虚弱的表现消失,恢复健康后应停服进补食品及进补药膳,到服食正常的平衡膳食即可,真正做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无虚不须补,避免不虚而补,补之过度或进补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反而对健康不利.
2015-11-21 18:4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这是脾虚,建议服用补脾益肠丸和参苓白术散比较好.
2015-11-21 06:5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