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照影发现左肾萎缩,CT 检查后仍不明病因,怎么办?
10月30做了肾照影,发现左边肾萎缩,已经没有功能,右边肾功能很好,但是不知道病因,不知道左边会不会影响右边肾的功能,到底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医生建议再做CT,10月13日做了CT,报告:双肾CT平扫+增强[左肾明显缩小,大小约为2.8CM*2.0CM*4.0CM,其内密度不均,增强后边缘轻度强化,双侧肾上腺及右肾大小形态可,其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影,片内显示肝脏、胰腺及脾脏内未见异常密度灶。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肾照影显示左肾萎缩且功能丧失,CT 检查后病因仍不明确。这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如肾动脉狭窄、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先天性发育不良、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 肾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可引起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供血不足,逐渐萎缩。可通过血管造影明确,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如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控制病情,严重时需介入治疗或手术。 2. 慢性肾盂肾炎:反复的肾盂炎症可损害肾组织,引起肾萎缩。通过尿液检查、细菌培养等诊断,治疗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同时要注意多喝水、勤排尿。 3. 肾结核:结核菌感染肾脏,破坏肾组织。可通过结核菌素试验、尿液结核菌检查等诊断,治疗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 4. 先天性发育不良:胚胎发育期间肾脏发育异常。一般通过影像学检查及家族史等判断,多无特效治疗。 5.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导致肾损害。通过自身抗体检测等诊断,治疗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 总之,左肾萎缩病因复杂,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护右侧肾脏功能,定期复查。
2024-12-26 23:0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说明你的肾脏血流量减少了引起的肾萎缩.治疗这个病只有增加肾脏有效血流量肾萎缩才有可能增大.只有中药有这个可能,西医认为不可以了.我建议你最好用中药治疗.中药以抗炎,抗变态反应,抗肾小球变性纤维化,对抗肾小球的增生和渗出,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减少血小板凝聚,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肾脏血流量,从而使损伤的肾功能修复,能使轻,中度损伤的肾功能可以修复,重度损伤的肾功能可以修复到轻中度,通过增加双肾的有效血浆流量,能使一部分肾萎缩病人的肾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因此可替代血液透析,用中药增加了病人自身的抗病能力,各种细菌病毒感染的机率就大大减少了,有利于病情的进快恢复!!对于病人来讲远期效果好,费用低痛苦少.
2015-11-21 23:4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肾萎缩是根据肾脏体积与人的年龄,性别和人体的身高,体重相互比较的,相对偏小或明显缩小的一种异常现象.长时间的肾脏疾病,导致肾单位,尤其肾小球受损,使整个肾脏出现体积缩小. 肾萎缩是一个病理解剖学名词,也就是说肾脏萎缩,体积明显减小,也称终末期肾脏.这时肾萎缩患者的肾小球,肾小管(即肾单位)已大部分或全部破坏,肾脏已失去生理功能. 通常对慢性肾衰患者进行肾脏B型超声检查,就可以了解肾脏是否患有肾萎缩,而且这种检查方法对患者没有损害.肾脏B超的正常值为:左肾长径8.1~11厘米,横径5.5~7厘米,厚度4~5厘米;右肾长径7.9~10.5厘米,横径5.5~7厘米,厚度4~5厘米. 倘若测值明显小,说明已经患肾萎缩,处于末期,预后不佳,治疗效果也差.倘若测值略小或正常,说明是中期或早期,治疗效果好,预后良.因而作为从事肾脏病的临床医生,了解患者肾脏大小,对分析病情,判断预后,估计疗效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5-11-21 21:0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