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性身体虚,金冷法是什么?
你好!我老公已经是中年人了,身体越来越虚了,那方面也有点力不从心了,最近我听朋友介绍金冷法对男性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我想请问一下医生,金冷法是什么来的?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金冷法是一种传统的男性保健方法,通过对阴囊等部位进行低温刺激,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生殖功能等。其原理涉及温度调节、神经刺激、激素平衡等方面。但效果因人而异,使用时需谨慎。 1. 温度调节:适当的低温刺激可使阴囊收缩,调节睾丸温度,有利于精子生成和活力维持。 2. 神经刺激:刺激相关神经,增强神经敏感性和反应性。 3. 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生殖器官提供充足养分。 4. 激素平衡:可能对雄激素等激素的分泌和调节产生一定影响。 5. 注意事项:并非适用于所有人,部分人可能出现不适,如阴囊冻伤等。且不能替代正规治疗,如果存在性功能障碍或其他健康问题,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总之,金冷法可作为一种辅助保健手段,但不能过度依赖。中年男性身体虚弱、性功能下降,应综合考虑生活方式、疾病因素等,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2024-12-26 21:4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从古到今,我国研究和实践养生的办法举不胜举。我仅结合自己对古人留下的金冷法和"十常"养生术的实践加以整理,以饗读者,求得共享。 发明者早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现已是年近花甲的老人了。我们这批"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幼小孱弱。当长时,逢国家困难;当大时,又逢国家浩劫;竞争与磨难时,已近知天命之年了。我今天的身体还能保持各项指标正常,精力充沛。不能不说受家庭三代有人从医,注意养生有关。加上我进入"四十一支花"这一身体转折点阶段及时开始坚持运用"金冷法"和"十常"养生术锻炼,因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所谓"金冷法",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男性锻炼的最理想、最有效的方法。 有文章说:"锻炼睾丸最理想的方法莫过于金冷法,这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并被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法。睾丸在低温中才有活力。"真的一点不假。 金冷法的"金"是效果的描述。金取其坚固之义。金也代表箭头,"金,矢之鏃也。"《易经·蒙》把刚强的男人比做"金夫"。故有人把"金冷法"形象解释为"金枪不倒法"。 金冷法的"冷"是过程的描述。古人提出每天早晚用冰冷的药液浸泡阴囊与阴茎,达到固本强基,金枪不倒的目的,有资料表明其对改善性功能和前列腺增生很有裨益。它的核心是低温,同时充分利用浴中药的气、味、性的辅助作用。 我根据金冷法的基本原理发明了带降温袋内裤,结合日常生活习惯,把繁琐的金冷法变得简单易行。(该内裤已获得了国家专利,专利号ZL200420043214.9)一坚持就是18年,从不间断。现在保持功能良好,家庭和谐。 所谓"十常"养生法也称十常养生术,简便易行。1、齿常扣:空口上下齿反复轻扣有声。2、津常咽:经常含漱并吞咽唾液。3、耳常撣:提、拨、揪耳廓及鸣天鼓反复数次。4、鼻常揉:双手搓热后,沿鼻两侧上下揉擦数遍。5、睛常转:凝目远视,沿顺时针旋转眼球数次,再按逆时针旋转眼球数次。6、面常搓:双手搓热,上下搓面部数次。7、足常摩:用手轮换摩擦双足底数次。8、腹常运:双手搓热,沿顺时针方向揉腹。9、肢常伸:四肢经常做伸展运动。10、肛常提:聚精会神地收提肛门数次。一、金冷法 传统的金冷法:采用浮着冰块的冷冻药液(活血、驱风类的中草药)浸泡阴囊和阴茎,晨、暮各一次,每次约半小时。我按此法坚持了不到两月,就觉得给家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金冷法给了我很多乐趣,又舍不得中途而废。灵机一动,带降温袋内裤的雏型诞生了。经过反复使用,反复研究,反复修正,能较好实施金冷法的专用内裤成形了。方便,使我能坚持使用长达18年。我称它为金冷内裤。 金冷男性内裤由内裤与降温袋两部分组成。使用方法简单易行: 把降温袋放在冰箱冷冻间内,一小时后即可使用。使用时,从冰箱取出降温袋,放进内裤的兜袋内。穿上内裤,使降温袋隔着兜袋内衬紧贴阴囊和阴茎内側(一条如缝合的线),使阴囊与阴茎分开同时受冷熏(如图)。此时,阴囊温度降低,收缩上提,睾丸有被握紧的一种很"爽"的感觉。坐、站、躺姿势不限,建议使用坐姿。30分钟可完成锻炼的全过程。用后,把降温袋取出,重新放回冰箱冷冻间备用。 每天早、晚,我穿着金冷内裤同时观看电视新闻报道,时间刚好半小时,方便易行。我已经让很多朋友分享了我的成果,据反映,困扰着中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和ED的临床症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二、"十常"养生术1、齿常扣 扣齿是空口上下齿有节率略闻声响的扣击。据说,经常扣齿,既能坚齿固齿,防止牙齿松动、脱落,又能活动面部肌群,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他的《养生记》中有"侵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撞动景阳钟,扣齿三十六"等语,说明扣齿养生,由来已久。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食物也越趋精细,结果使得咀嚼器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扣齿正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可以增加适当的生理性刺激,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增强牙周组织的抵抗能力。此法简便易行,随时随地可作,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扣齿方法:口唇轻闭,有节奏地扣击上下齿,先扣两侧大牙60次,再扣门牙60次,每日2~4遍。力度要适当,略闻声响即可。2、津常咽 咽津是将口中唾液慢慢咽下。咽津是历代养生学家都推崇的方法,称其有"令人躯体光泽,津润力壮,有颜色"的作用。并有诗赞曰:"津液频升在舌端,寻常漱咽入丹田。于中畅美无凝滞,百日功灵可驻颜。"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唾液有解毒免疫和帮助消化的功能。其含有淀粉酶,能帮助消化和促进吸收;含有的溶菌酶能杀死混在食物中的有害微生物,有效预防胃炎、消化道溃疡和肿瘤。难怪有"唾液一口值千金"的说法。广州人也有"吞口水(唾液)养命"一说。 咽津方法:盘坐床上,或闲时端坐,自然放松肢体,排除杂念,宁心静气,闭目、合口、用舌舐上腭,将口中生出的唾液缓缓咽下,重复九次。每日早、中、晚各做咽津功一次。3、耳常撣 撣耳是包括以提、拨、揪等手法按摩双耳及鸣天鼓(撣耳)。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开窍于耳。肾及其它脏腑有很多穴位布满在双耳上,有经络相通,经常按摩双耳,拉引刺激,能有效预防耳鸣、耳聋,更可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和组织间的代谢,调理人体各部及脏腑机能,达到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的目的。撣耳方法:耳操第一节提耳 右手经头顶以拇指和食指捏着左耳上耳廓,向上轻滑提20下;左手经头顶以拇指和食指捏着右耳上耳廓,向上轻滑提20下。(滑提:即手指与耳廓在提的时候有相对的移动,尽头时再脱手。下提到的滑揪也是同样的概念。) 按上述重复一遍。第二节拨耳 双手掌心从耳后轻按着耳廓向前拨动至脸前离开,重复20下。第三节揪耳 双手在胸前交叉,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着左耳垂,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着右耳垂,同时向下轻轻滑揪,重复20下。第四节鸣天鼓(撣耳) 双手掌心捂耳,手指贴放在脑后。以左手的无名指轻敲右手中指20下,再以右手的无名指轻敲左手中指20下,自闻隆隆如鼓声响。然后,捂耳的双手掌心以突然的速度离开耳朵,重复20下。4、鼻常揉 揉鼻就是以双手沿鼻子两侧揉擦。鼻是呼吸系统的起始部分。鼻腔内壁具有粘膜和丛毛,粘膜上有丰富的血管网,可以温暖、过滤和湿润进入的空气,有效保护呼吸系统。同时,鼻还是嗅觉器官。中医认为,肺居胸腔,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故称"华盖"。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嫩藏"。肺开窍于鼻:鼻是肺之门户,为气体出入的孔穴。如肺气调和,则鼻窍通畅,嗅觉敏锐。揉鼻,促使鼻部血液循环,使鼻道畅通。可预防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的疾病,以“嫩藏”邪侵。 揉鼻方法:首先是揉鼻,双手快速对掌搓擦20次,以右手掌心捂鼻子并旋转揉摩20次,反复3遍。接着是擦鼻,双手鱼际互相摩擦至发热,然后以双手鱼际按于鼻两侧,沿鼻跟至迎香,往返摩擦100下。5、睛常转 转睛就是顺、逆时针旋转眼球。有人说"养生先养眼",又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你的眼睛不仅仅是涉及视力问题,还牵扯到你全身,影响着你的健康。眼睛是人体感受器中最敏感、最精细的器官,还和情感有密切关系。中医理论研究证实,人体十二条经络均与眼睛有密切联系。当身体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时,都对眼睛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现今时代,电脑、电视使我们长时间把眼睛固定在一个目标上,目不转睛,眼睛肌肉就容易衰弱衰老,视力很快退化。人的眼球本来就应该经常转动,眼球有关的肌肉才能保持健康活泼。因此,能经常运动眼球,对改善视力,保持健康,纾解压力有神奇功效。 转睛方法: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捻压耳垂。同时,转动眼球四个八拍。第一、二个八拍眼球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其转动顺序为上、左、下、右。第三、四个八拍眼球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其转动顺序为上、右、下、左。每拍转动一个方向。耳垂上有两个主治眼病的穴位,手法是捻压,不是挤压。转动眼球时,头部不动。6、面常搓 搓面就是双手搓热,再上下搓揉面部。据《拾遗记》载:三国时期,孙权的儿子孙和,不小心烫伤了心爱的邓夫人,医生用白獭的骨髓与白玉、琥珀配制外用药搓面,治愈后的邓夫人面部白里透红,更娇艳动人。从中医的理论来说,"心主血脉,其华在面",现代医学同样认为,人的面部皮肤毛细血管极其丰富,若心脏功能正常,面部血液循环旺盛则皮肤色泽红润,有光彩;反之,面色就会恍白晦滞或暗黑无光泽。素有"阳明胃脉荣于面"之说,对应也有说:"晨起擦面,非徒为光泽也,和气血而生阳益胃也。"故搓面有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可有效预防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面部色斑、面部神经痛等。长期坚持,还可以延缓颜面衰老,推迟老年斑和面部皱纹的产生。 搓面方法:两手掌搓热后,立即改搓揉面部。双手掌从两颊开始,由左侧经额到右侧,再经下颔搓回左侧,如此为一周。从左到右顺时针轻轻搓揉20周,再从右到左逆时针20周。每天早晚各一次。7、足常摩 摩足就是经常按摩足的底部。摩足是我国流传以久的自我按摩法,古今中外皆有之。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把"擦脚"作为一项重要的健身法宝。数十年如一日,早晚摩足,从不间断,直到晚年仍精神抖擞,老而不衰。中国有句老话"富人吃药,穷人烫脚",又说"富人吃人参,穷人搓脚心"。医学界也普遍认为"人之衰老始于足,足血盈,则身心健"。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搓摩足心,可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该处的神经末梢,促进尿酸排出,祛病延年。根据中医理论:常摩足心,有滋阴降火,强腰健肾,益精补髓的功效。因为中医理论认为脚底之涌泉穴乃足少阴肾经之开穴,通足太阴脾经与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又与其他经络相联。三条阴经既通,则可调整其他经络,平衡各臓腑,以达延年益寿之目的。 摩足的方法:(做前最好先烫脚。)人端坐椅上或与小腿等高的床、凳上,自然放松。然后抬起左腿,将小腿放在右腿大腿上,脚心朝外,左手扶着左腿腕,用右手手掌(劳宫穴),搓左脚脚心120下。搓完后放下左脚。再用此法搓右脚脚心120下。(以两脚心自觉有微微发热为好。)8、腹常运 运腹其实就是顺时针方向揉腹。现代医学告诉我们:食物进入后,由于消化系统的运动与分泌机能,使食物不断向下推移,不断地被消化、吸收。不被吸收的残渣遗留在大肠内,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若肠胃蠕动不正常,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较久,水分被吸收过多,就会形成便秘。有资料说明,粪便停留时间过长是美容的大忌,更有甚者,还会诱发直肠癌。腹部的自我按摩,可促进胃肠蠕动、疏通经络、活血化淤,防止胃肠潴留及便秘。以达健体强身的目的。 运腹的方法:睡觉时将双手搓热,相迭于上腹部,剑突下为开始,顺时针方向经神厥穴(肚脐)、丹田附近又回到始点,一周作一下。如此共轻轻揉摩100下。随着按摩次数的增加,胃肠部会有一些反应,如打嗝、肠鸣、肛门排气等,这些都是良好的生理反应,是胃肠刺激的结果。应该注意的是,在空腹和饱食后不要按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适得其反。9、肢常伸 伸肢就是四肢经常进行伸展运动。现在是人所共知: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可使肌肉有充分的血液供应,获得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使肌肉粗壮有力,富有弹性,收缩能力增强,身体变得更加健壮。运动系统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控制下进行的,运动可以使神经系统反应更灵敏、更协调,使人的精力变得更充沛。四肢的经常运动,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代谢,能使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特别是可以使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富贵病。 伸肢的方法:诸如"五禽戏","太极拳","广播体操"等武术与体操都是较好的伸展四肢的运动。本文提倡使用"第八套广播体操"。(具体内容略)10、肛常提 提肛就是聚精会神地收提肛门。直肠和肛门所处的位置,静脉血回流容易受阻。现代医学认为,提肛是通过使肛门周围的肌肉及软组织一张一弛的运动,可以改善该部分的血液循环,增强肛门括约肌等提肛肌肉群的功能用以预防及治疗因为该肌肉群松弛所引起的疾病,提高肛门、直肠的抗病能力。能防治痔疮、前列腺增生、大便失禁和女性应力性尿失禁、阴道松弛、子宫脱落等疾病。 提肛的方法:提肛时可采用卧式,也可采用坐式、站式,随时随地可做。具体提肛方法是:全身放松,将臀部和大腿并拢,(除了提肛肌群,腹部、大腿、臀部均不需用力)做深呼吸。吸气时,持续提收肛门5秒;呼气时,肛门放松5秒。一提一松为一次,如此重复15次,每天2~3次。此法练习者注意:肛门局部感染、痔疮急性发炎、肛周脓肿等患者暂不宜使用。
2015-11-22 07:0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适合这样做
2015-11-21 23:4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