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脑瘫是一种由于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导致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性疾病。通过积极治疗,部分患者能够在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认知水平、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取得明显改善。 1. 运动能力:经过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患者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可能会提高,肢体活动更加自如。 2. 生活自理能力:通过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穿衣、进食、洗漱等,患者能够逐渐独立完成基本生活活动。 3. 认知水平:适当的认知训练和教育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4. 社交能力:参与社交活动和集体训练,患者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互动,融入社会。 5. 心理健康:心理辅导和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自信心,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总之,脑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但通过综合治疗和持续努力,很多患者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改善生活质量,实现更好的人生发展。
2025-01-06 00:0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你好多大啊一般是比较困难的啊
2015-11-21 15:5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脑瘫?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是一组在小儿早期即发病的非进行性症侯群,表现为非阵发性的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和不随意运动等,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等。其发病率在我国尚无精确报道,围外报道为1.5‰~5‰活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