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是一种较为少见但严重的眼部疾病。治疗药物包括碳酸酐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前列腺素类药物等。治疗时需综合考虑患儿病情、年龄等因素。 1. 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可减少房水生成,降低眼压。但可能引起四肢麻木、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2. β受体阻滞剂:像噻吗洛尔滴眼液,能通过抑制房水生成发挥降眼压作用,部分患儿使用后可能出现心率减慢等。 3. 前列腺素类药物:例如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能增加房水经葡萄膜巩膜途径外流,降眼压效果较好,少数患儿可能有眼部充血等表现。 4.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如地匹福林,可减少房水生成及增加房水流出。 5. 高渗脱水剂:当眼压过高时,可使用甘露醇等快速降低眼压。 总之,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药物,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同时,药物治疗可能无法完全控制病情,必要时还需结合手术治疗。建议患儿家长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
2025-01-06 03:5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原则上一旦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抗青光眼药物在婴幼儿的安全性难以评价,且如有不良反应患儿通常也不会自诉。因此,仅用作短期的过渡治疗,或适用于不能手术的患儿。 1.药物治疗由于儿童身体状况及婴幼儿青光眼的特殊性,其药物治疗不仅要考虑降眼压的效果,而且要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以及各种青光眼药物的特性来选择。此外,还要将婴幼儿青光眼的表现及药物治疗的要求、注意事项告诉患儿家长,并取得其配合。药物治疗的原则是选择低浓度和全身影响小的制剂,如0.25%噻吗洛尔,0.25%的倍他洛尔,1%毛果芸香碱,1%布林佐胺等滴眼液,口服乙酰唑胺为5~10mg/kg体重,3~4次/d。滴药时要避免患儿哭闹,将药液挤出眼外,影响疗效;同时要压迫泪囊区,防止药液经鼻泪道和鼻腔的黏膜吸收而产生全身的不良反应。对于手术未能完全控制眼压者,或有其他病残,预期寿命短或全身麻醉有危险而不适于手术的患儿,需要较长期药物治疗,尤其要注意全身的药物不良反应,必要时应与儿科医生共同处理。 2.手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治疗是争取较好预后的关键。对3岁以下患儿可选用外路小梁切开术(trabeculotomyabexterno)或虹膜角膜角切开术(goniotomy),3岁以上及所有伴角膜混浊影响虹膜角膜角检查的病例均适于外路小梁切开术。特点是术后不需滤过泡引流,其房水循环仍为生理性的外流途径。从手术效果来看,首次手术成功率高,患儿在1~24个月龄,尤其1~12个月龄时手术成功率高,术后畏光、流泪、睑痉挛症状多数很快解除。外路小梁切开术和房角切开术可多次施行,如失败则选择小梁切除术等其他滤过性手术。
2015-11-22 00:4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