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胆囊息肉的辅助检查包括多种方法,如超声检查、CT 检查、磁共振成像(MRI)、胆囊造影、肿瘤标志物检查等。 1. 超声检查:这是诊断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简便、无创、经济。能清晰显示息肉的大小、数量、位置、形态等。 2. CT 检查:对于较大或复杂的胆囊息肉,CT 有助于判断息肉与胆囊壁的关系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 3. 磁共振成像(MRI):能更准确地评估胆囊息肉的性质和周围组织的情况,尤其是在鉴别良性和恶性病变方面有一定价值。 4. 胆囊造影:可了解胆囊的功能和息肉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 5. 肿瘤标志物检查: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9-9(CA19-9)等,有助于排除胆囊癌的可能。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辅助检查方法,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胆囊息肉的性质和病情,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患者一旦发现胆囊息肉,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2025-01-05 21:0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那具体有多大呢?
2015-11-22 13:1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指突入胆囊腔壁的投入性肿块,生长在胆囊内壁上,并向胆囊内突出的异常赘生物.由于此类患者往往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主要靠影像带诊断,以B超为首选.国外研究认为内镜超声比B超更准确,提供的图像更清晰. 临床症状 胆囊息肉40%的患者均无明显症状,其隐散性较强,不被人们发现,只有在B超体检时才发现,并向右肩及右后背部放射,常有腹泻、恶心、呕吐、厌油、口苦等消化不良症状,极少数患者有发热、黄疸,主要体征为右上腹区压痛,较明显,对人体影响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异常,肝功能异常,并有8%—15%患者癌变. 如何预防胆囊息肉 (一)饮食要有规律:胆囊中的胆汁有消化食物的作用.患者如果饮食没有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则胆囊分泌的胆汁得不到利用,导致胆汁在胆囊中滞留时间过长,从而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或增多. (2)要坚持低胆固醇饮食:胆固醇摄入过多,不仅会加重患者肝脏的负担,而且还可以造成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上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胆囊息肉.所以,患者应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尤其是晚餐更不能食高胆固醇食物.如鸡蛋、动物内脏、无鳞鱼、海鲜及肥肉等. (3)要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要克服平时不健康的生活习贯,如熬夜、酗酒、抽烟等,要坚持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可取山楂、菊花、决明子等做成药茶经常饮用,以达到降低胆固醇的目的. 胆囊息肉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胆囊息肉患者平时饮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2、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 3、低胆固醇饮食.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息肉,所以,胆囊息肉患者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 其它饮食注意事项: 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4、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5、宜用煮、蒸、烩、炒、拌、氽、炖的烹调方法,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6、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 7、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2015-11-22 10: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