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即问即答 > 内科 > 内分泌科 > 23岁手抖...
快速提问

即问即答

首页 找问题 找医生 专家答疑 健康微窗口 健康热点 查疾用药 健康百问 找名医看诊 预约挂号

23岁手抖3年且逐渐加重,原因不明,求解答

甲亢

我手抖现象有3年了,现在越来越严重了。只要是做细小的动作,手就自然的,控制不了的抖起来。最为明显方面是在写字的时候,抖得连字都写不来,想要一笔一笔工整的写都不行,比小学生刚学写字时还烂。还有就是早上睡一觉醒来,老感觉两只手的前臂(较靠近手腕那边的一段位置)内有种奇怪的感觉,酸酸的,要是试图去握紧拳头,会感觉力气使不出来。但是这种症状在做一些琐事后就又没有了。再还有是去削水果的话,既会抖,也更会感觉一点力气都使不上来,感觉要削一块皮都很难。(但平时都还是有力气的)要是在抖的时候,在加上一紧张,那就会抖得天花乱醉了。我记得有一次兴奋的时候,然后端起杯子,手一直在发颤。喝酒也会这样的(偶尔喝一些,不多的,不抽烟)。(家里人都没有我这种现象)做过甲亢检查,报告出来的数据都在参考值内。说明不是这个问题。那我23岁,不可能是帕金森吧。还有就是两对半和心电图,生化全套,血常规,也都做过了,也是正常的。不知道会是那里出问题,请名师指点迷津。(心得安类药物,扑痫酮(去氧苯比妥),吃这些有效么,是不是对的?)求医心切。。。。。。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23岁出现手抖且逐渐加重,可能由特发性震颤、小脑病变、肝豆状核变性、药物副作用、精神心理因素等引起。 1.特发性震颤:是常见原因之一,多有家族史,表现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情绪紧张时加重。治疗可选用普萘洛尔、扑米酮等。 2.小脑病变:小脑参与运动协调,病变时可导致手抖、动作不协调。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如头颅磁共振成像等。 3.肝豆状核变性:多有铜代谢异常,可出现震颤、肌张力障碍等。通过血清铜蓝蛋白、尿铜等检查可诊断。治疗包括低铜饮食、驱铜药物如青霉胺等。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等可能引起手抖。需排查近期用药情况。 5.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可能导致手抖。可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改善。 手抖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综合多种检查和临床表现来明确诊断。建议到正规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进行全面评估和针对性治疗。

    2025-01-06 06:40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手抖是一个症状,是指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表现为不随意的有节律性的颤动,手抖分为生理性手抖和病理性手抖,你这种情况多和写字时精神集中,神经调节有关,属于生理性手抖,一般无需治疗.

    2015-11-22 19:53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手抖分为生理性手抖和病理性手抖生理性手抖动的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静止时出现,是一种细小的,快速的,无规律的抖动.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剧痛及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出现,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手抖也随之消失.病理性手抖,医学上称“震颤”;是指手不随意的颤动,常为永久性的.主要分为静止性手抖和运动性手抖两种类型.其中静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即安静的状态下出现的手抖.这种手抖在睡觉时就可消失,手抖速度为4—6次/秒,比较有规律,典型的疾病如帕金森综合征.运动性手抖是只在运动时出现手抖,运动接近目标时抖动加重.如医生给病人做指鼻试验时,要病人伸直前臂;再用食指指自己的鼻尖;食指尖越接近鼻尖,手的抖动就越明显.运动性手抖无规律,抖动幅度大,受情绪影响而增强,常见于脑神经和上肢神经的病变.临床上引起病理性手抖的常见病有:上肢神经疾病与损伤,脑组织疾病和药物中毒性手抖.手抖是老年人的常见现象.两只手抖个不停,吃饭,写字都受到严重影响,令老人们非常苦恼.医学上将这种抖动称为震颤.震颤虽然表现为手的抖动,但病根多在大恼,因某种疾病使大恼负责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从而引起震颤.在临床上,震颤麻痹症,脑动脉硬化,中脑或小脑平病变,肝性脑病,药物中毒,痴呆等,都有可能引起老人手抖.据医学研究发现,食用蚕豆,咖啡,可有效地控制震颤.家人可以适当给老人多吃这两种食物.如果排除病理因素,手抖的另一常见病因是由心理因素引起.你的问题有点象预期焦虑症.这种问题常常制造了一个使病人感觉到恐惧的情境.比如,你非常担心工作有别人在场时手会发抖,结果别人来到你面前时,你的手真的在抖动了.在预期性焦虑症中,引起心理反应的症状的焦虑会加剧或导致症状的产生.而症状的出现又进一步强化预期性焦虑,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这个恶性循环中,你被封闭起来而不能自拔.1,减少自我关注.它的意思是,你要让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你所面临的具体事务上,而不要关注自己的感觉.这是很重要的.当你发现你在关注自己的脸是不是红了,心是不是跳快了,关注这类问题时,神经系统的活动就会不由自主地受到激活或强化.而你减少关注它,就可以使它得到休息,其冲动强度也就自然减弱了.为了减小对自我的关注,你要在所处的情境中学会关注你的真正的问题,比如你的应聘,你的考官,你的环境等.2,放弃控制意图.它的意思是,通常我们发现自己不自然了,脸红了,手抖了,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做出努力来控制自己的这些反应.问题是,植物神经系统的工作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受到我们的意识的控制的.所以我们越是努力去控制,就越是容易发现我们的控制无效,结果就让自己处于紧张,甚至焦虑不堪的状态里了.而如果我们放弃控制意图,不去理会,它倒是会自动熄灭的.放弃控制的意图,也就要求你对最坏的后果心中有数并能坦然接受:大不了我这一次应聘落选,我可以东山再起嘛!我还年轻,不怕一时挫折,不会一蹶不振!3,培养接受态度.它的意思是,我们要学会与症状为友.当我们发现自己欲手抖脸红时,我们不要与之为敌,进行斗争,控制,而是要学会接受它.我们可以对自己这样说,我就是有些胆小,有些腼腆,这没什么啦.来吧,就脸红吧,就手抖吧.如果你能这样对自己说,(即自言自语),神经系统的工作就会变得强度降低,对我们的影响也变小了.而我们的对抗,则强化了它.接受它,没有关系的.与症状和平共处,必定也就相安无事了.接受的态度之下,就可以以柔克刚,以智取胜了.你先试一试我这里所提供的方法.如果有效就一切OK.如果一时间没有效果,也不要紧的.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展过程,一步到位的情况毕竟少见.所以当出现挫折时,你也要有耐心,坚持做下去,慢慢学习慢慢适应也就会慢慢好起来了.当一段时间后还是存在着巨大的障碍,那么,那时候我们再来分析你的心理原因,性格问题等,不迟.你已经提到了自卑是你的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可能存在其它的问题,比如过分在意他人对你的看法,在意社会形象,爱面子,爱虚荣,过敏等,这些,是可以慢慢分析,慢慢改进的.它需要更长的过程,需要更多的精力.可是,目前你先试起来那些方法,如果你的问题不是太严重,应当是可以有效果的.没效果的话再来找我,祝你健康!

    2015-11-22 05:55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您好,您的这个情况要怀疑是否有帕金森氏病.这个疾病属于神经内科的疾病范畴,它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人体的运动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为手的抖动,甚至头的抖动等等,不知道您今年多大年纪,估计应该至少是中年以上了.这个疾病是属于中老年人患的一个疾病,治疗的方法还不是很肯定有疗效.但是要及时上医院神经内科进行确诊和治疗.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就是得的这个疾病.所以还是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愿您早日康复

    2015-11-22 05:30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在临床上,震颤麻痹症,脑动脉硬化,中脑或小脑病变,肝性脑病,药物中毒,痴呆等,都有可能引起手抖.但大多以老年人多见.如果排除病理因素,手抖的另一常见病因是由心理因素引起.你的问题有点象焦虑症引起的.这种问题常常制造了一个使病人感觉到恐惧的情境.比如,你非常担心工作有别人在场时手会发抖,结果别人来到你面前时,就像你说的上台时,你的手真的在抖动了.在焦虑症中,引起心理反应的症状的焦虑会加剧或导致症状的产生.而症状的出现又进一步强化预期性焦虑,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这个恶性循环中,你被封闭起来而不能自拔.由此可见,你真正的发抖是心理上的焦虑,心理的紧张引起.对于这样的情况,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有一个矛盾意向治疗法.病人D,现年41岁.因恐惧症找医生求治.他的症状为不能在人面前书写,或在人面前他不能有效地进行机械操作.在很长的时间里,如果有人在周围,他就不能签支票.在众人面前发言时,也十分紧张.医生告诉他遇到恐惧的情形时,不要回避,而是立即进入这一状态.在众人面前努力显示出自己是一个多么好的发抖者.他要向人们显示自己的病症,尽力去表现出发抖的样子.病人照医生的话作了,他取得了成功.他说:我不再发抖了,我不再到恐惧了,无论我如何让自己发抖,我都做不到.(以上引自《寻找生命的意义》一书)1,减少自我关注.它的意思是,你要让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你所面临的具体事务上,而不要关注自己的感觉.这是很重要的.当你发现你在关注自己的脸是不是红了,心是不是跳快了,关注这类问题时,神经系统的活动就会不由自主地受到激活或强化.而你减少关注它,就可以使它得到休息,其冲动强度也就自然减弱了.为了减小对自我的关注,你要在所处的情境中学会关注你的真正的问题,比如你的上台,你的考官,你的听众,你的环境等.2,放弃控制意图.它的意思是,通常我们发现自己不自然了,脸红了,手抖了,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做出努力来控制自己的这些反应.问题是,植物神经系统的工作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受到我们的意识的控制的.所以我们越是努力去控制,就越是容易发现我们的控制无效,结果就让自己处于紧张,甚至焦虑不堪的状态里了.而如果我们放弃控制意图,不去理会,它倒是会自动熄灭的.放弃控制的意图,也就要求你对最坏的后果心中有数并能坦然接受:大不了我这一次应聘落选,我可以东山再起嘛!我还年轻,不怕一时挫折,不会一蹶不振!3,培养接受态度.它的意思是,我们要学会与症状为友.当我们发现自己欲手抖脸红时,我们不要与之为敌,进行斗争,控制,而是要学会接受它.我们可以对自己这样说,我就是有些胆小,有些腼腆,这没什么啦.来吧,就脸红吧,就手抖吧.如果你能这样对自己说,(即自言自语),神经系统的工作就会变得强度降低,对我们的影响也变小了.而我们的对抗,则强化了它.接受它,没有关系的.与症状和平共处,必定也就相安无事了.接受的态度之下,就可以以柔克刚,以智取胜了.你先试一试我这里所提供的方法.如果有效就一切OK.如果一时间没有效果,也不要紧的.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展过程,一步到位的情况毕竟少见.所以当出现挫折时,你也要有耐心,坚持做下去,慢慢学习慢慢适应也就会慢慢好起来了.当一段时间后还是存在着巨大的障碍,那么,那时候我们再来分析你的心理原因,性格问题等,不迟.你已经提到了自卑是你的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可能存在其它的问题,比如过分在意他人对你的看法,在意社会形象,爱面子,爱虚荣,过敏等,这些,是可以慢慢分析,慢慢改进的.它需要更长的过程,需要更多的精力.可是,目前你先试起来那些方法,如果你的问题不是太严重,应当是可以有效果的.其实这个一般人都有,你要是没有的话就可以很多精准的事哦,比如:射击啊!可以让你的朋友都拿一张纸做实验:用五个手指头托起一张纸,不要用掌心的部分,你就会发现大多说的人的手明显在抖!据医学研究发现,食用蚕豆,咖啡,可有效地控制震颤.可以适当多吃这两种食物另外可适当的调节自己的情绪.可多参加体育活动.分散自己的压力啊!1.调节自己的情绪.2.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

    2015-11-22 05:30
就医问药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过高和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的一组内分泌疾病,在内分泌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糖尿病。甲亢的病因包括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性腺瘤(Plummet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基础代谢增加和自主神经系统失常为特征。 查看全文»

心悸 甲状腺肿大
推荐医生 更多»
  • 梅广源

    主任医师 教授

    广东省中医院

    擅长:内科各系统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病的救治。尤其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各 详情»

  • 林岩松

    主任医师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分化型甲状腺癌及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包括分子病理及 详情»

  • 石洪成

    主任医师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擅长:核医学与CT、MRI等影像的对比分析,甲亢、甲状腺癌及肿瘤骨 详情»

推荐用药 更多»
甲巯咪唑片

疗效:<p>1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

丙硫氧嘧啶片

疗效: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专家咨询 更多>
张新亮

张新亮 / 副主任医师

擅长:甲亢、甲减、桥本、甲状腺结节、囊肿、肿大、腺瘤等甲状腺疾病治疗,尤其擅长结节、囊肿、肿大、腺瘤等占位性疾病的外科治疗。精通传统开刀及甲状腺微波消融技术。

预约挂号
江勇

江勇 / 主治医师

擅长:甲亢、甲减、桥本、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囊肿、甲状腺微小癌等甲状腺疾病

预约挂号
高伟

高伟 / 主治医师

擅长:超声医学诊断及甲状腺疾病的穿刺诊断与介入消融治疗。

预约挂号
医院问答 更多>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包头世纪泌尿专科医院 2023-12-18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平顶山儿科医院 2024-01-24
脑缺氧会嗜睡吗?

脑缺氧会嗜睡吗?

内蒙古精神病医院 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