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尿胆原阳性(2)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肝功能异常、溶血性疾病、肠梗阻、发热、药物影响等。 1.肝功能异常: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可能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尿胆原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查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明确诊断后采取保肝治疗,常用药物有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 2.溶血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红细胞破坏增多,胆红素生成增加,进而尿胆原升高。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治疗可能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 3.肠梗阻:肠道梗阻时,胆红素排泄受阻,吸收入血后经尿液排出,导致尿胆原阳性。可通过腹部 X 线、CT 等检查明确,治疗方法包括胃肠减压、手术解除梗阻等。 4.发热:发热时身体代谢加快,可能出现尿胆原阳性。一般在体温恢复正常后,尿胆原可逐渐恢复正常。 5.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磺胺类、水杨酸类等,可能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尿胆原阳性。停药后通常可恢复。 总之,尿胆原阳性(2)需要综合其他检查结果和症状来明确原因。如果体检发现这一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025-01-06 06:5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尿胆原是说明有黄疸,但是主要是要看肝脏功能胆红素是正常的话是没有关系的
2015-11-23 02:1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