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出现鼠血热死亡病例,同事有无感染可能?
我们单位有一例鼠血热病例已死忘,在一起工作的人有没有感染的可能?第一次问题补充:(2008-1-3016:23:12)你好,请问我们周围的人用不用去医院做抽血化验?y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单位有鼠血热病例死亡,在一起工作的人存在感染的可能。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接触方式、个人防护、环境消毒、自身免疫力以及鼠类活动范围等。 1. 接触方式:若与患者有密切接触,如直接接触其血液、分泌物等,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2. 个人防护:未做好防护措施,如未戴口罩、手套等,易增加感染机会。 3. 环境消毒:工作场所消毒不彻底,残留病毒,也可能导致感染。 4. 自身免疫力:免疫力较弱的人,抵御病毒能力差,更易感染。 5. 鼠类活动范围:若工作区域鼠类活动频繁,病毒传播可能性大。 综合来看,不能简单判定同事是否会感染,应提高警惕,加强防护,必要时可到医院咨询专业医生。
2025-01-06 01:1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出血热不是鼠疫,而是一种由病毒所致的经鼠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出血热的病名全称是流行性出血热,目前国际上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中国首例出血热病例1931年出现在东北地区,至今全国发现病例已愈百万.天津市近年发病出现了增多,而且患者中市区人口所占比例逐渐提高.对这种病,人类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也有十分有效的预防手段,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引起出血热的病毒是汉坦病毒.这种病毒侵入人体后直接作用于全身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引起广泛的血管壁损伤,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导致组织或器官的水肿,从而出现全身皮肤粘膜的充血或出血,如病人的面颊、鼻、颈部、前胸、上臂等处发红或有出血点,并危及心、肺、脾、胃、肾、脑垂体、肾上腺等多处脏器;有些病人还有广泛的微血栓形成,极易出现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最为严重的是损害人的肾脏,重者往往死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病毒还会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严重的头痛、眼眶痛、腰痛及全身疼痛,病人普遍出现高热.重症或未能及时治疗的病人,后期往往出现心力衰竭、肺肿、自发性肾破裂等严重并发症.该病病情凶险、病程多会迁延月余,即使治愈也需要严格休息至少1—3个月,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出血热的治疗重在发病早期出血热病毒对人的危害涉及机体多种器官,病变可累及全身各系统,但是这种危害是渐进性的.倘若患病后尽早治疗,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尽早休息,即可抵御病毒的毒性作用,也可能减少机体的损耗,因此可明显增加康复的机会.早治疗的前提在于早发现.出血热病人发病早期的典型表现为突起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这种高热通常持续4—6天.由于病毒引起的神经中毒现象,病人会出现头痛、眼眶痛、腰痛,即“3痛”症;因病毒引起广泛的血管壁损伤,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病人还会出现颜面、颈、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俗称“3红”,很象“酒醉貌”,躯干及上肢皮肤出现条索状出血点,眼球结膜血.病人还常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症病人会出现咯血、呕血、便血、尿血等出血现象.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血小板下降,并有尿蛋白阳性、血尿、尿内出现膜状物等肾功能损害表现.如果对早期病人不细心鉴别,很容易误以为是“感冒”.我国南方高发病区流传着这样几句话:“寒热脸红酒醉貌,头痛乏力象感冒;皮肤粘膜出血点,呕吐腹泻蛋白尿”.这是当地基层医务人员早期发现病人的经验总结,也是普通老百姓认知出血热的基本点,大家可以据此对出血热有个初步的认识.
2015-11-23 17:1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最好抽血检查一下,因为传染性很强,且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其潜伏期为8~39天,一般为2周,也就是说这段时间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
2015-11-23 1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