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服用甲巯咪唑片后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既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个体差异、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基础健康状况、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 1. 个体差异:不同人的身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有些人的免疫系统可能对甲巯咪唑片更为敏感,容易出现较严重且持久的不良反应。 2. 用药剂量:较大剂量使用甲巯咪唑片可能增加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风险,且这种影响可能更持久。 3. 用药时间:长期使用该药物,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可能性相对增加,且恢复可能较为困难。 4. 基础健康状况:本身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服用后更易出现长期的不良影响。 5. 合并其他疾病:若同时使用其他可能影响造血功能的药物,也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时间延长或难以恢复。 总之,服用甲巯咪唑片后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情况较为复杂,个体差异较大。在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血常规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
2025-01-08 09:2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服用甲巯咪唑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一般比较少,但是这个并非常危险,服用时要慎重,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不能自愈,一旦确诊,及时接受治疗。
2015-11-24 02:4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这个一般都是暂时性的,一般停药可以恢复的
2015-11-23 22:1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不良(低下)性贫血,又称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d hypoplastic anemia)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将无原因可查者称为原发性再障,有病因可查者称为继发性再障。据国内统计前者占再障病例的70%~80%,后者约占12%~30%。国外报道各占50%左右。另有一些再障(如Fanconi综合征和暂时性骨髓抑制)的病程和预后均不同于慢性继发性再障。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我国发病不多,每年0.74/10万人口,其中每年有0.14/10万人口为重型再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