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被车门夹后右眼疼左耳后疼有事吗
昨天晚上关车门的时候别人不小心把我的头给夹了一下,碰到左耳后的那个骨头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右眼有点疼。不知道有事没有,咳嗽时左耳后还有点疼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头被车门夹后出现右眼疼、左耳后疼,可能是软组织损伤、神经刺激、局部炎症、颅骨损伤、颅内病变等原因引起。 1.软组织损伤:车门夹伤可能导致局部软组织挫伤,引起疼痛。一般表现为受伤部位的肿胀、压痛,疼痛程度相对较轻。 2.神经刺激:耳部周围神经丰富,夹伤可能刺激神经,导致疼痛放射至眼部。这种疼痛可能呈放射性、电击样。 3.局部炎症:受伤后局部可能出现炎症反应,引发疼痛。炎症常伴有红肿、发热等表现。 4.颅骨损伤:如果夹伤力量较大,可能造成颅骨的轻微骨折或骨裂,导致疼痛。疼痛通常较剧烈,且持续不缓解。 5.颅内病变:严重的夹伤可能引起颅内损伤,如颅内血肿等,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会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一般来说,如果疼痛逐渐减轻,多为软组织损伤等较轻的情况。但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头颅 CT 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1-07 23:3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提出下列建议:(1)自己摸一下,耳朵后面是不是可以活动的小包,如果是疼痛的,可以活动的小包,可能是淋巴结肿大.(2)多饮水.保证睡眠,增强抵抗力.(3)留心自己的病情.如果情况严重,立即就医.
2015-11-24 13:0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你好,很可能你的情况是淋巴结肿大.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常见病因有:细菌感染如口腔,面部等处的急性炎症,常引起下颌淋巴结的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软,活动度好,一般可随炎症的消失而逐渐恢复正常.病毒感染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都可引起淋巴结肿大.有时淋巴结肿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如风疹,常引起枕后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结核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多见,有的会破溃,有的不破溃,在临床上有时与淋巴瘤难于鉴别.确诊方法是多次,多部位地做淋巴结穿刺,涂片和活体组织检查,并找出结核原发病灶.淋巴结转移癌这种淋巴结很硬,无压痛,不活动,特别是胃癌,食道癌患者,可触摸到锁骨上的小淋巴结肿大.乳腺癌患者要经常触摸腋下淋巴结,以判断肿瘤是否转移.白血病该病的淋巴结肿大是全身性的,但以颈部,腋下,腹股沟部最明显.除淋巴结肿大外,病人还有贫血,持续发热,血液,骨髓中会出现大量幼稚细胞等表现.淋巴瘤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多见.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肿瘤,同时有一些淋巴结以外的病变,如扁桃体,鼻咽部,胃肠道,脾脏等处的损害.淋巴结的肿大还可出现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疾病.再如过敏反应性疾病及毒虫蛰伤等.所以,对淋巴结肿大不容忽视,特别是发现淋巴结持续肿大时更应及早请医生诊治.
2015-11-24 13:0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你好,可能是毛囊炎引起的,建议用鱼石脂软膏或百步叮或疥灵霜外敷.医生询问:
2015-11-24 09:2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请问按的时候会不会更痛?有跳疼感吗?张口和咀嚼运动时疼痛加剧吗?耳疖的可能性大些.另外除如果还有这些情况考虑了耳朵本身的疾病,也可能邻近的器官疾病发生的反射性耳疼,建议到医院检查确诊,明确病因,针对治疗.耳疖是指发生于外耳道的疖肿,以耳痛,外耳道局限性红肿,突起如椒目为1.分型治疗(1)风热邪毒外侵主证:耳痛,张口及咀嚼时加重,伴患侧头痛,全身可有发热,恶寒等症.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检查见患侧耳屏压痛,耳廓牵拉痛,外耳道壁局限性红肿,隆起如椒目状. 证侯分析:挖耳伤及肌肤,风热邪毒乘机侵犯耳窍,阻滞经脉,气血凝聚,故耳道红肿疼痛,隆起如椒目状;耳部经脉多连头部,故病情较重者可牵引同侧头痛,张口,咀嚼时耳痛加剧,按压耳屏,牵拉耳廓时疼痛加剧;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乃风热之证. 治则: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银翘散加减. (2)肝胆湿热上蒸 主证:耳痛加剧烈,痛引腮脑,或有听力减退.可伴有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发热等症.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检查见外耳道局限性红肿,肿甚者可堵满外耳道;若耳疖成脓则顶部可见脓点,若溃破则外耳道可见黄稠脓液;耳前耳后臖核肿大压痛. 证侯分析:肝胆湿热上蒸耳道,熏灼肌肤,故耳道红肿疼痛剧烈;肿甚堵塞耳道,故听力减退;耳部脉络多连头部,故痛连腮脑;热甚灼腐肌肤则化脓;肝胆郁热,则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为肝胆湿热之证. 治则:清泻肝胆,利湿消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脓已成者加皂角刺,穿山甲,或用仙方活命饮加减. 2.外治法 (1)外敷: ①服中药渣再煎,取汁热敷患侧耳部,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痛. ②清洁外耳道后,用紫金锭或牛黄解毒丸调温开水,涂搽患处.也可用棉栓蘸黄连膏或鱼石脂软膏等敷于患处,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2)排脓:耳疖已成脓,未自行溃破者,可用针头挑破脓头,取出脓栓,排出脓血;或切开排脓.要注意切口必须与外耳道纵轴平行,以防切口难愈及愈后形成外耳道狭窄.排出脓血后局部敷紫金锭或黄连膏,金黄散膏等. (3)换药:耳疖破溃后,脓液排尽,为防止外耳道狭窄变形及肉芽组织增生,可用大小适当的碘纺纱条塞纳外耳道,1~2日换1次,直至彻底痊愈. 3.针灸疗法 耳部肿胀疼痛剧烈时,可取合谷,内关,少商穴针刺,以疏通经脉,泄热消肿止痛.每日针刺1次,连续2~4次.针刺手法:合谷,内关强刺激,留针20分钟.红肿较剧,并有高热者,可取少商穴针刺出血. 4.其它疗法 早期可配合红外线,微波理疗. 1.注意耳部卫生,戒除挖耳习惯. 2.避免污水入耳,若有污水入耳,应外耳道口朝下,单足跳跃,使耳内积水倒出. 或用干棉签拭干净. 3.保持外耳道清洁,如疖肿成脓溃破,应清除脓液.睡眠时应侧卧,患耳朝下,以利脓液排出.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如病情严重,累及耳廓软骨,则可发展成断耳疮.
2015-11-24 03:2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