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脚踝和脚面肿的原因较多,如外伤、关节炎、心肾疾病等。一般来说,艾灸可能对部分原因导致的肿胀有一定辅助作用,但不能单纯依靠艾灸来治疗。 1. 外伤:若因扭伤等外伤导致肿胀,早期应冷敷,后期可热敷或理疗,包括艾灸,但需在损伤恢复一定阶段后进行。 2. 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需药物治疗(如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甲氨蝶呤),同时注意休息和保暖,艾灸可作为辅助。 3. 心源性水肿:常见于心衰患者,治疗重点是改善心功能(如使用呋塞米、螺内酯、地高辛),艾灸效果有限。 4. 肾源性水肿:如肾炎等,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压、利尿消肿(如氢氯噻嗪、依那普利),艾灸通常不是主要治疗手段。 5. 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也可引起,需补充营养,调整饮食结构。 总之,脚踝和脚面肿应先明确原因,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艾灸可在医生指导下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不能替代正规治疗。建议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下进行治疗。
2025-01-07 21:2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艾灸? 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和温针灸。是指点燃艾炷或艾条在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适用于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温补中气、回阳固脱、消瘀散结、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清热解毒、温肾壮阳等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