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妻子后半夜易醒难以再入睡且入睡较晚,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如不良睡眠习惯、心理因素、环境影响、疾病因素、年龄变化等。 1.不良睡眠习惯: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睡前剧烈运动、晚餐过晚过饱等,均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应规律作息,睡前 1 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避免剧烈运动,晚餐适量且提前。 2.心理因素:工作压力大、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易导致睡眠障碍。可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缓解。 3.环境影响:噪音、光线过强、温度不适等环境因素会干扰睡眠。营造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改善。 4.疾病因素:如神经衰弱、内分泌失调、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神经衰弱可服用谷维素、维生素 B1 等;内分泌失调需根据具体情况治疗;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需要使用无创呼吸机。 5.年龄变化:随着年龄增长,睡眠模式可能改变,深度睡眠时间减少。可通过适当运动、补充营养等方式调节。 出现这种睡眠问题,建议先尝试调整生活方式。若长期无改善,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对症治疗。
2025-01-08 06:1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有很多因素,比如心阴虚,神经衰弱等情况,建议你注意减轻大脑兴奋状态,睡前做体操适当放松,避免服用兴奋饮料(如咖啡,浓茶等),不吸烟,刷牙,洗牙,保持口腔清洁,并注意改善睡眠环境等有利于减轻大脑兴奋状态精神放轻松点.口服七叶神安片脑灵素等试试.白天一定不要睡觉,把睡眠留在晚上睡.白天加强锻炼,在身体比较疲乏的情况下一般会比较好睡一点.
2015-11-25 01:1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你好:建议你仍保持定时上床的习惯。如实在无法入睡,即起床做一些最不令人烦心的活动。此时不宜使身心过劳。如想用伏地挺身之类活动,企图使自己由疲惫而睡眠,效果将是适得其反。你好:1.首先建立信心 对生活中偶而遇到失眠经验,不必过份忧虑,相信自己的身体自然会调节适应。人的身心弹性甚大,本文中曾引述案例,连续200小时不睡者,仍能保持身心功能正常,一两夜失眠自不会造成任何困难。偶而失眠之后,如不担心失眠的痛苦,到困倦时自然就会睡眠。失眠之后愈担心会再失眠的事,到夜晚就愈难入睡。 2.安排规律生活 避免失眠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生活起居规律化,养成定时入寝与定时起床的习惯,从而建立自己的生理时钟。有时因必要而晚睡,早晨仍然按时起床;遇有周末假期,避免多睡懒觉;睡眠不能贮储,睡多了无用。 3.保持适度运动 每天保持半小时至一小时的运动,藉以灵活身体各部器官。惟剧烈运动,睡眠前应尽是避免,有人想藉睡前剧烈运动,使身体疲倦而后易睡,是错误的。 4.睡前放松心情 睡前半小时内避免过份劳心或劳力的工作。即使明天要参加考试,也绝不带着思考中的难题上床。临睡前听听轻音乐,有助于睡眠。
2015-11-24 16:5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