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不是遗传性疾病,遗传或隔代遗传的情况较为罕见。其发病主要与药物、化学毒物、电离辐射、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等相关。 1.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可能损伤骨髓造血干细胞,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2. 化学毒物:长期接触苯及其衍生物等化学毒物,会增加患病风险。 3. 电离辐射:如 X 射线、γ 射线等过量照射,可破坏骨髓造血微环境。 4. 病毒感染:肝炎病毒、微小病毒 B19 等感染,可能影响造血干细胞功能。 5. 免疫因素:部分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异常,导致造血干细胞受损。 6. 其他因素: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疾病,可能进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之,再生障碍性贫血大多是由后天因素引起的,遗传因素并非主要原因。但如果家族中有多人患此病,建议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
2025-01-08 06:2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中医中药也是可治疗再障的治宜补肾为本兼益气活血常用中药为鹿角胶、仙茅、仙灵脾、黄芪、生熟地、首乌、当归、苁蓉、巴戟、补骨脂、菟丝子、枸杞子、阿胶等治疗慢性再障常用雄激素合并中医补肾法治疗
2015-11-25 08:2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不良(低下)性贫血,又称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d hypoplastic anemia)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将无原因可查者称为原发性再障,有病因可查者称为继发性再障。据国内统计前者占再障病例的70%~80%,后者约占12%~30%。国外报道各占50%左右。另有一些再障(如Fanconi综合征和暂时性骨髓抑制)的病程和预后均不同于慢性继发性再障。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我国发病不多,每年0.74/10万人口,其中每年有0.14/10万人口为重型再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