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症状、预防及防复发方法是什么
中耳炎症状有哪些?平时生活要如何预防?我患有中耳炎半年多,发作的时候会出现耳痛和耳鸣,容易感到眩晕和剧烈的头痛,一直都有治疗,但是病情都反反复复,最近治疗好了,但是医生说这个病比较容易复发。怎样预防中耳炎再度复发?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中耳炎的症状包括耳痛、耳鸣、听力下降、耳道流脓、眩晕、头痛等。预防方法有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污水入耳、预防感冒、增强体质、避免用力擤鼻等。防止中耳炎复发,要注意治疗彻底、定期复查、调整生活习惯、避免耳部受伤、合理饮食。 1.保持耳部清洁:定期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清理外耳道,但避免过度深入。 2.避免污水入耳:洗澡、游泳时佩戴耳塞。 3.预防感冒:适时增减衣物,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4.增强体质: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 5.避免用力擤鼻:以防鼻涕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 6.治疗彻底:按照医嘱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不要症状一减轻就自行停药。 7.定期复查:即使症状消失,也应定期到医院检查,确保中耳恢复正常。 8.调整生活习惯:减少熬夜,避免吸烟、饮酒。 9.避免耳部受伤:不要随意挖耳,避免耳部受到外力撞击。 10.合理饮食: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总之,预防中耳炎及其复发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耳部护理习惯。一旦出现耳部不适,应及时就医。
2025-01-09 03:2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你好!平时应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合理营养,增强抵抗力,避免疲劳过度、烟酒无节制。感冒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平时要注意避免感冒,感冒后鼻涕多时,要注意擤鼻方法,即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吹气,对侧鼻孔鼻涕即可擤出。如果鼻涕过于粘稠不易擤出,可滴麻黄素药液,使鼻腔粘膜血管收缩,鼻腔扩大,然后擤鼻,预防鼻涕进入耳内引起复发。
2015-11-25 15:2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中耳炎有两种,一种是化脓性中耳炎,多由感冒引起。初耳痛明显,呈胀痛,可有发热待到鼓膜穿孔流脓后,疼痛减轻。另一种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这种中耳炎不流脓,只是耳朵发闷,听力下降,或者有耳鸣。这是由于耳咽管的炎症引起中耳腔的压力变化而引起的。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是:有条件的进行脓液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用抗菌素,或口服或注射。耳朵局部:如果脓液量大且稠厚的话,用双氧水进行清洗,然后用敏感的抗菌素滴耳液滴耳。如果是非化脓性中耳炎,那主要是要减轻耳咽管的水肿,滴鼻液、消肿药等应用,并适当地使用抗菌素。
2015-11-25 13:2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 中耳炎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有时头位变动可觉听力改善.有自听增强.部分病人有轻度耳痛.儿童常表现为听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 预防 1.减少使用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可能传染感冒的场合. 2.不可运动过度,不能吹奏笛子及气球,随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尽量用鼻子呼吸,睡觉侧躺时将病耳朝下,擤鼻涕时不可过猛,并且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鼻道耳咽管畅通,维持中耳的排泄与通气功能. 3.遵照耳鼻喉科专科医师的指导与治疗绝不可自作主张, 4.有感冒发生,尤其是有鼻塞时,切勿轻视,要及早治疗,以免加重中耳炎病情. 5.有耳膜穿孔者,特别要防止不洁的水经外耳道进入中耳(例如洗头,游泳等),造成发炎的加重,必要时可用耳塞塞住耳道来预防,若水进入耳朵时,可用吹风机吹乾,或侧跳使水份流出,避免挖耳朵使其再受伤害."
2015-11-25 10:5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中耳炎的治疗注意事项:1、茶叶里含有大量的鞣质、咖啡碱和茶碱,不仅影响药物吸收、降低疗效,而且刺激胃肠道引起不适。2、果汁、可乐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可中和药的苦味,消减药的刺激作用,因而降低药物疗效。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其酸性可降低碱性药物的疗效;影响维生素B族、铁、铜、锌的吸收;如果与一些药同服,会使儿童尿中的析出结晶,增加肾脏负担。3、胡柚、橙子、橘子、佛手等的果汁含有的特殊物质,可抑制肠壁细胞酶,使药物产生首过效应,即药物作用成倍增加,导致中毒。4、奶类饮品与药物同服时,可在药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奶类中的蛋白质可与钙类制剂形成凝块,不仅影响吸收,还会加重胃肠的负担。"
2015-11-25 07:0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