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切除肿瘤后不知良恶应做何检查
胃镜:门齿20cm处0.3cm隆起,表面光滑,齿状线清晰超声胃镜:门齿20cm处0.2cm*0.4cm隆起,低回声均匀,来源于粘膜肌层,周围未探及淋巴结胸部增强CT:上段食管扩张,食管壁无明显增厚,无淋巴肿大,其余正常在上海中山医院做了内镜下切除肿瘤(ESD),0.3*0.5cm,病理报告如下鳞型上皮下可见胞浆丰富、嗜酸性颗粒状细胞,呈巢状或索状排列,倾向颗粒细胞瘤,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一步确证免疫组化结果:所有均符合颗粒细胞瘤特征及其酶技结果,其基低切绿未见到肿瘤累积。所有诊断都已近结束,但还是不知道其是否为良性,怎么办,接下去应该做怎样的检查?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对于胃镜下切除肿瘤后无法明确其性质的情况,可通过多种检查来进一步判断,包括病理会诊、肿瘤标志物检查、影像学复查、基因检测及定期随访等。 1.病理会诊:将病理切片送至更权威的病理专家处进行会诊,以获取更准确的诊断。 2.肿瘤标志物检查:如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等,辅助判断肿瘤的性质。 3.影像学复查:如胸部和腹部的增强 CT、磁共振成像(MRI)等,观察有无转移或残留病灶。 4.基因检测:了解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有助于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5.定期随访: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间隔进行复查,包括胃镜、影像学检查等,及时发现可能的变化。 综合运用上述检查方法,并密切随访,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性质和评估预后,以便制定后续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2025-01-08 15:5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颗粒样增生可能是食道反流长期刺激引起,并非息肉.目前的反流性食管炎和浅表性胃炎都有很好的治疗方案,你可以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但要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此类消化道疾病最应该注意的就是饮食,以清淡饮食为主,忌辛辣刺激食物.除了辛辣刺激食物以外,你该吃什么就吃什么.做完胃镜感觉不适也是正常现象,也有可能胃镜操作时对食道粘膜产生了轻微的损伤.你的这些症状肯定都与你的疾病有关,但并不用太担心,只要经过正规治疗肯定是会有好转的!如果你一直是在基层医院就诊的话,现在建议你去大一点的医院求得更详细的回答和更好的治疗!
2015-11-25 15:4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您好:颗粒细胞瘤属于低度恶性肿瘤,也就是肿物的恶性程度较低,转移几率小,存活率高。建议您定期复查,不必进行放化疗治疗,同时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悦,颗粒细胞瘤以卵巢多见,食管颗粒细胞瘤少见,但是它们只是发病部位不同,性质是一样的,把颗粒细胞瘤归属于低度恶性肿瘤是因为它有极少转移,所以建议您定期复查,不必进行其他治疗。
2015-11-25 13:5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CT和胃镜检查是发现胃癌的重要手段。正确率86.36%,术前估计可否切除的准确性达92%,对疑癌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和活体组织检查,直至确诊。胃癌的治疗效果取决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胃癌的预后取决于癌肿的部位与范围,组织类型,侵润的深度,转移情况,宿主的反应,手术方式等。胃癌需与胃粘膜脱垂、胃类癌、胃底静脉瘤、假性淋巴瘤、异物肉芽肿等病变相鉴别。这些不仅仅是医生的责任,也应该是我们所需要去了解的,是我们对自己身体负责的表现。因为在胃癌就诊病例中,很多都已经是中晚期了。
2015-11-25 12:5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