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低分化腺癌术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原因及疗法
今年三月二十二日,贲门低分化腺癌手术后,做了全胃切除手术,术后第四天出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小肠坏死并切除大部分,目前靠输入肠内营养和静脉营养维持生命。麻烦帮忙诊断出现肠系上动脉栓塞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化验、检查结果:肿瘤没有出现扩散,其他指标正常。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贲门低分化腺癌全胃切除术后出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可能与血管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相关因素、医源性因素等有关。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溶栓、手术取栓、介入治疗等。 1.血管损伤:手术操作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受损,引发血栓形成。治疗上,早期可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利伐沙班等。 2.血液高凝状态:肿瘤、术后应激等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治疗常选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动脉粥样硬化:若患者本身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易形成栓塞。治疗包括控制血脂,可使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4.肿瘤相关因素:肿瘤细胞可能分泌促凝物质。治疗需综合抗肿瘤治疗和抗栓治疗。 5.医源性因素:如血管插管操作不当。治疗重点在于及时发现并处理。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情危急,需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后续治疗需密切监测,遵循医生建议,以改善预后。
2024-12-11 23:5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系膜上动脉栓塞:是由于栓子进入肠系膜上动脉造成阻塞所引起的疾病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栓子易于进入故临床上本病较多见,约占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40%~50%。栓子一般来自心脏的附壁血栓故多见于风心病,冠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及近期心梗患者此外,栓子来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偶见的细菌栓子。这些栓子自发或在导管检查时脱落。治疗原则以迅速去除血管内的栓子,恢复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液灌注。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早期应补足血容量,积极纠正存在的酸中毒,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及安置胃管等。常用方法有三种:1、溶栓和抗凝治疗2、手术治疗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大部分患者均需要急诊手术剖腹探查,重建肠系膜上动脉血供,以防止或减少肠坏死,根据栓塞的程度和肠管坏死的范围,3、术后处理术后治疗至关重要,需要严密细致的监测,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特别是进行消化道重建手术的患者,若出现肠瘘,可经瘘口在其远端肠襻内置管,进行胃肠内营养,继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纠正酸中毒,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改善中毒症状,联合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DIC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并防止手术后再栓塞。像病人这种情况对术后处理尤为重要出现肠瘘几率高,应密切观察病情,另外肠内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也要注意,机体胃全切肠大切营养吸收宫内差,应注意营养补充。
2015-11-27 00:2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内产生的血栓(如冠心病、二尖瓣狭窄等),亦可来源于大动脉粥样硬化的附壁血栓或粥样斑块的脱落和脓肿或脓毒血症的细菌的栓子等。手术后血液本身凝血系统活跃加上止血药物的使用,很容易形成血栓,若肠系膜上动脉血管本身就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就更是雪上加霜。因为已经发生了肠坏死,所以只能手术治疗,若极早期发现确定尚未发生肠坏死,还可以行溶栓和抗凝治疗(通过迅速去除血管内栓子,恢复肠血液灌注)。
2015-11-26 20:5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