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变化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24发病时间:一月下旬主要表现:医生诊断及化验结果:1.怀孕打掉后乳房有什么变化吗?脸色苍白吗?打掉后2个月内去医院能查出来吗?谢谢您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这个不一定,因为您的月经不是很规律,所以排卵期也是不确定的.多吃点红糖什么的,还可以吃一些猪肝.这些都可以调整月经.还可以吃点乌鸡白凤丸,这个药对调经很有帮助也要注意保暖,不要太紧张,多运动,增加抵抗力,睡前可以温水泡脚的,祝您健康!
2015-11-27 04:2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月经不准,排卵期一定不会准的
2015-11-27 07:1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乾玉
北京小汤山医院
一级
中医科
-
没有太大变化,检查查不出来什么。
2015-11-27 09:1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月经不调的治疗方法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的一类疾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多产房劳,劳倦过度,使脏气受损,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发为月经不调.气血两虚型: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宜气血双补,可用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乌鸡白凤丸,八珍益母丸,八宝坤顺丸,女金丸,当归调经丸,当归红枣颗粒,归脾丸,四物合剂等.血寒型: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可用艾附暖宫丸,田七痛经散,金匮温经丸等.血热型:1,实热型:月经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稠粘,有血块.伴心胸烦躁,面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治宜清热凉血,调经止血.可用风轮止血片,四红丹等.2,虚热型:经来先期,经期延长,量多,色红,质稠.或伴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清热滋阴,调经止血.可用固经丸.气滞血瘀型: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可用逍遥丸,七制香附丸,慈航丸,少腹逐瘀丸,月月舒冲剂,失笑散,当归浸膏片,妇科得生丸,调经补血丸等.肾虚型:月经周期先后无定,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薄.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治宜补肾调经.可用女宝,嫦娥加丽丸,定坤丹,鹿胎膏等.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量,色,质反生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失调出现的全身性病变,是女性中的一种多发病.月经不调的发病原因是机体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肾气亏损,,六淫侵袭;七情太过,饮食不节,营养不良,房劳多产,太胖太瘦,跌扑损伤,机械刺激及全身性疾病等诸多因素使卵巢,体内激素调解功能紊乱,导致冲任空虚,血海不能按期满溢,行经规律失常而生病.治疗月经不调重在调经以治本,准确诊断,因症而异,先病而经不调者,当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因经不调而生病者,宜先调经,经调则病自愈.传统医学辨症施治,应用补肾扶脾,理气活血法使气血调和,阴生阳长,脾胃健,精血旺则流自畅.1:处方:丹参20克,当归,党参,玫瑰花,女贞子,广木香各15克,赤芍,旱莲草,延胡,香附各10克,红花,核桃仁各9克,川军6克.随症加减;经期错后腹痛加炒茴香10克,元桂6克.经期提前加益母草15克.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疗效:服药5-7剂,有效率达98.7%2:处方:红鸡冠花,白鸡冠花各9克用法:水煎,日1剂,月经来潮前6天,日服2次疗效:用药6天见效
2015-11-27 12:08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打胎后,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接触冷水在饮食上不吃生冷辛辣东西,不喝酒,增加营养在性事上一个月内不要同房.过后应采取避孕措施.怀孕要在半年以上。在卫生上注意下体清洁,可淋浴。
2015-11-27 13:3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发生于乳房部的各种疾病的总称。男女均可发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见于女性,是中医外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乳房的经络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记载。汉《中藏经》即载有乳癖病名。此后,历代文献均有所记载,如晋《肘后备急方》、《刘涓子鬼遗方》载有“乳痈”、“乳发”,隋《诸病源候论》载有“乳石痈”、“乳疽”、“乳漏”,宋《妇人大全良方》载有“乳岩”,明《外科理例》载有“乳衄”等,且对各种乳房疾病的病因、证候、治法多有论述。《妇科玉尺》说:“妇人之疾,关系最钜者,则莫如乳。”可见前人对乳房疾病十分重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