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先天性神经性重症肌无力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绝对遗传。遗传几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基因类型、家族病史、环境因素等。 1.基因类型:部分基因突变与该病相关,如某些特定的染色体异常。 2.家族病史:若家族中有多人患病,遗传风险相对增加。 3.环境因素:感染、药物、化学物质等外界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4.性别差异:女性遗传几率相对男性可能稍高,但个体差异较大。 5.其他因素:个体的免疫系统状态、生活方式等也可能对遗传风险产生影响。 总之,先天性神经性重症肌无力的遗传并非简单的确定性事件。有家族病史者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检查。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来控制病情。
2024-12-12 06:2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重症肌无力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维持病情不被恶化,疾病会有一定的遗传几率,并且过度悲伤、生气、感冒、情绪激动、过劳、手术等常使病情复发或加重。患者应引起注意。重症肌无力要注意预防感冒,感染,同时有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饮食方式,这些都是简单的预防重症肌无力的方法。消除重症肌无力症状,重在有效治疗,病人情况可以考虑中医治疗或中西医方法治疗对患者病情恢复有益。长期服用激素药物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副作用,根据病人的情况可以试试中医治疗,坚持服用一段时间病情会有很大的好转,平时也要多多休息,不要过于疲劳,尤其对着电脑的时间一定要减少,多喝水,保持一段时间病情就会有所好转。希望能帮到您,祝早日康复。
2015-11-28 04:0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该病遗传倾向非常小,大可放心。现在医学界较为推崇的靶向修复疗法针对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效果不错,阻断病变骨骼肌的萎缩,恢复骨骼肌收缩功能,提高肢体运动能力。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您也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了解更多。
2015-11-27 17:1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硷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横纹肌于活动时易于疲劳无力,经休息或用抗胆硷酯酶药物后可以缓解.也可累及心肌与平滑肌,表现出相应的内脏症状.重症肌无力少数可有家族史(家族性遗传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从临床和有关资料来看,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期,一是10岁以下人群,占总发病人数的40%左右;二是20—30岁人群占总发病人数的40%左右,而且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2:3.随着年龄的增加,重症肌无力的发病的年龄亦有改变,女性病例从20—35岁发病最多;男性从40—55岁发病最多.重症肌无力是慢性病,需长时间的治疗,即使是经过治疗已达到临床治愈,仍需坚持1-2年的治疗才能彻底治愈,因此,病情稳定者,可以边治疗,边读书工作,青年可以结婚,女性也可以生育.因此,你所说的“先天性神经性重症肌无力”是由遗传因素作用的,像前面所讲的“MG家族型”的那样,遗传给后代的可能性事存在的.女性的发病率较男性要高!
2015-11-27 14:2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重症肌无力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疲劳,呈波动性肌无力,具有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和晨轻暮重等特点.重症肌无力患者常见胸腺异常,约15%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合并胸腺瘤,约7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有胸腺肥大,淋巴滤泡增生.重症肌无力患者的HLA(B8,DR3,DQB1)基因型频率较高,提示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2015-11-27 10:2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