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老人患多种病,唇癌手术麻醉方式如何选?
2型糖尿病,高血压,癫痫史,腔隙性脑梗塞.72岁老人,目前仍在调血糖并打胰岛素已一周,晨起血糖和高血压仍未稳定,下午晚上至深夜3点血糖稳定.医生因为其有糖尿病,怕术中出血术后伤口愈合易感染,故必须调整血糖在8点以下才可做手术,但因其精神状态不好,情绪不稳定,脾气古怪,医生建议做全麻不做局麻,但作为家属,我们担心老人家身体受不了,术后有影响,或者说会不会因为全麻影响到大脑导致术后出现后遗症并发症等不良反映,(本来大脑就有问题),所以在这里请教医生们,全麻还是局麻好?晨起血糖为什么仍然高(9-12点左右),打胰岛素会否成依赖性,并且这个唇癌基底细胞癌术后作放疗需多久对身体有多大伤害?万分感谢各位的帮助!高分求赐教再次感谢好心人!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对于这位 72 岁患有 2 型糖尿病、高血压、癫痫史、腔隙性脑梗塞且患有唇癌基底细胞癌的老人,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血糖控制情况、手术类型和风险等。 1. 患者身体状况:老人基础疾病多,身体耐受能力差,全麻可能增加心肺等脏器负担,但局麻可能无法满足手术需求。 2. 血糖控制:晨起血糖高会影响手术及伤口愈合,可能与胰岛素用量、饮食、夜间低血糖后的反跳等有关。 3. 麻醉风险:全麻可能对大脑产生一定影响,但在严格监测下可降低风险。局麻风险相对较小,但麻醉效果可能有限。 4. 手术需求:唇癌手术的范围和复杂程度决定了麻醉方式,如果手术范围大、操作复杂,全麻更合适。 5. 术后恢复:全麻后苏醒和恢复时间较长,局麻则相对较短,但局麻可能导致术中疼痛和紧张,影响手术操作和恢复。 综合考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式。家属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各种风险和益处,共同做出决策。
2024-12-11 16:2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从患者的痛苦程度来讲,全麻的话患者的痛苦程度小,所以建议还是全麻,而且术中也会比较顺利。唇癌手术效果好吗,首次手术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手术是唇癌的首选治疗方式,原发癌手术治疗原则肿瘤切除的广度必须在肿瘤边界以外至少1cm以上的正常组织中进行,要求至少以同样的广度切除肿瘤深层(肌层);唇癌手术时应做到轻巧而敏捷的锐行切除,切忌在术中犹豫不决,反复擦拭瘤组织,或过度挤压瘤组织,这样有可能增加癌组织创面种植的机会,从而造成术后复发。在手术前最好就开始服用抗癌中药人参皂苷Rh2(护命素),这是人参中抗癌活性成分,能较好的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具有消炎镇痛,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015-11-28 07:4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但是术后建议随时监护病人精神状况,由于有过癫痫史,所以要注意精神方面的问题.
2015-11-28 02:4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您的这个家属的确合并症比较多,处理起来临床上更为复杂,从您交代的情况看,我认为也是全麻比较好。其实您对全麻不了解,现在的全麻已经很成熟,能够很好的控制各项生命体征,如果局麻下手术,肿瘤的手术一旦时间长,老人家耐受能力差,可能还更麻烦。关于糖尿病的治疗,现在胰岛素的治疗其实是主流,能够很好的保护残存胰腺功能,不存在依赖一说,是社会上的误解,尤其是手术前的血糖控制,胰岛素是迅速有效的控制血糖方法,术后恢复后可以请内分泌科会诊再慢慢调整控制血糖的方案,所以您不必担心,对于肿瘤,包括您家人的这种情况,基本上能手术切除都是主张手术的,手术无需对其他脏器做合并切除,还是应该积极对待的。希望我的建议对您有帮助!
2015-11-28 02:2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你好,这个年龄做手术风险比较大,好在只是皮肤肿瘤对机体影响相对小一些.建议:1老人患多种老年病,在做手术前医生肯定要把机体的状态调整到最佳,如降血糖,在这里胰岛素的应用没有任何疑问,而且现在糖尿病治疗中建议如果经济条件可以都主张胰岛素治疗,不是依赖的问题,就像高血压一样,必须要终生服药2全麻手术没有你想象的那样不可控,反而老人在术中精神应激是医生主要考虑的,医生这样做是权衡利弊的结果,你应该信任医生3多了解病情可以适当给老人讲解,皮肤肿瘤手术预后还是不错的,给老人减轻压力利于手术成功.祝早日康复!
2015-11-27 17:2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蚀性溃疡,很少见,占肛门直肠恶性肿瘤的0.2%,是一种起源于表皮及其附属器基底细胞的恶性上皮细胞瘤,极少发生转移,发病与日光照射有密切关系,故好发于头、面、手背等暴露部位。多见于白色人种,少见于有色人种。好发于头皮、面颈部等暴露部位和户外工作者。发病年龄都较大,平均在60岁以上,男性多见。据Nielsen(1981年)等报道,30年内治疗34例,平均年龄68岁。78%在缘,27%伸入到肛管并累及齿状线的典型病变为肛管慢性结节,增长缓慢,中央常形成溃疡,溃疡周围绕以珍珠样隆起的边缘,即侵蚀性溃疡。有出血、疼痛、瘙痒、分泌物及大便习惯的改变。早期病变小而表浅,诊断困难,临床常误诊为痔、肛裂及肛周湿疹,应及早活检确诊。广泛性局部切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