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凹陷症伴小脑扁桃体疝术后相关症状的应对方法
88年开始上下肢活动不灵活,右侧较重。后进行性乏力,89年走路有时跌倒,先后在福建协和医院,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立医院求医。92年7月上海华山医院拍MR,确定为寰枢枕化+颅底凹陷症,认为既无药物可治,又没人敢动这手术(此诊断与下疝不同吗?后听说北京天坛医院可做,医学上交流如此不通吗?!),只能由其自然发展。(90年看病才知85年时上体育课做鱼跃前滚翻时,头部着地,休克半小时,可能受到伤害)一直拖到96年初,因病情进行性发展,又感到有些呼吸困难了,才又去就医。1996.1.8协和医院拍的MR:先天性环椎缺如;颅颈交界区畸形,考虑颅底凹陷症伴小脑扁桃体疝。(脑实质内未见异常信号灶,各脑室和脑池未见扩大,各叶脑沟无增宽,中线结构无移位;环椎缺如,枢椎齿状突上移,与Wachenheim线相交叉,后颅窝变小,小脑扁桃体下部及延髓向下经枕骨大孔疝入椎管达1.2cm,局部延髓受变小,枕大池变小,所见颈髓无明显空洞形成)。96.2.29北京天坛医院MR,他们认为“小脑扁桃体下疝”,在3月6日由神外主任林俊做了C1、C2部份切除手术,并于3月12日拍了术后MR,主任认为手术成功。后因效果不大,先后就医。97.9.3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CT:Chari畸形术后改变(脑实质密度未见明显异常;侧脑室略大,脑池位置、形态未见异常,脑沟无增宽;枕骨局限性缺如;中线结构居中。)1997.9.13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MRI:小脑扁桃体下疝术后改变(平扫示C1C2椎体及附件呈术后改变,局部结构稍见紊乱,信号欠均匀,颈椎序列改变,C3C4椎体稍向后移,相应的骨性椎管稍见狭窄,另见C1C2椎体相应的颈髓背侧形态不规则,信号欠均匀,小脑扁桃体下缘呈术后改变,形态及信号均欠均匀,但未见下移突入椎管内,另在后枕处可见一囊样的长T1长T1异常信号影,范围约1.6cm*4.2cm,其内信号尚均匀,轻度占位将就,余未见异常。)1999.8.24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MR:先天性环枕畸形,颅底凹陷症小脑扁桃体下疝术后改变(先天性环枕畸形,颅底凹陷症小脑扁桃体下疝术后,术区小脑大小形态及信号正常,相当于C·水平颈髓稍见变细,其信号未见明显异常,脑实质形态及信号正常,脑量正常,各脑沟裂池及脑室形态尚正常,中线结构无移位)。吃过脊舒(有头晕、恶心不良反应而停药)、安坦、都可喜等药物,打过神经生长因子的针(名字忘了),无什么效果。近几年没再就医。现感到:1)肌肉僵直紧张,右侧尤甚;2)平衡感、灵活性很差;3)皮肤的触觉、冷热感觉差,且时有异常的痛觉;4)大肠植物神经紊乱导致相当顽固的便秘。第一次问题补充:请问:1、做些什么运动对此病有好处;2、什么物理治疗好;3、用吃什么药吗?4、营养神经的药有哪些对此病有效果;5治疗便秘目前有什么好的(或新的)办法吗?谢谢能与指教!第二次问题补充:谢谢,请问肛周疾病是指内外痣吗?它也会导致排便困难吗?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颅底凹陷症伴小脑扁桃体疝术后出现多种症状,包括肌肉僵直紧张、平衡感差、感觉异常、便秘等。对此,可从运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营养神经及治疗便秘等方面应对。 1.运动:适量进行一些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身体机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2.物理治疗:可尝试热敷、按摩、针灸等,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3.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巴氯芬、乙哌立松等,以缓解肌肉僵直。 4.营养神经:甲钴胺、维生素 B1、腺苷钴胺等营养神经的药物可能有一定帮助。 5.治疗便秘: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喝水。必要时可使用开塞露或乳果糖等药物,但需遵医嘱。 总之,对于颅底凹陷症伴小脑扁桃体疝术后的各种症状,需要综合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和调理,并定期复查,以评估病情变化。
2024-12-12 06:0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你现在这种情况只能通过功能锻炼,做理疗来改善
2015-11-28 04:5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据你所说的情况来看,你的情况应该是属于神经外科手术后的常见的后遗症,所以说你现在要做的只有是积极的对症治疗,药物以营养神经为主。
2015-11-27 15:1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