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脾胃湿热与脾胃虚寒在病因、症状、舌象脉象、治疗原则、调理方法等方面均有不同。 1.病因:脾胃湿热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或外感湿热之邪所致;脾胃虚寒常因饮食生冷、劳累过度、久病体虚等引起。 2.症状:脾胃湿热表现为脘腹痞满、肢体困倦、大便溏泄不爽、小便短黄等;脾胃虚寒则有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四肢不温、大便稀溏等症状。 3.舌象脉象:脾胃湿热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脾胃虚寒者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4.治疗原则:脾胃湿热以清热利湿为主;脾胃虚寒重在温中健脾。 5.调理方法:脾胃湿热应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脾胃虚寒要注意保暖,少吃生冷食物。 总之,脾胃湿热和脾胃虚寒是两种不同的中医证候,需要准确辨证,采取相应的治疗和调理措施。
2024-12-12 05:4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脾胃虚寒:一般是由于过食生冷,饮食失调,忧思伤脾等原因所致,一般表现为饮食减少,腹胀,腹痛,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大便溏稀,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脾胃湿热: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小便色黄,大便粘腻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等。两者区别大概就是以上这些,我认为主要是平时的饮食方面要多注意,注意脾胃虚寒的人不要吃一些的寒凉的食物;而脾胃有湿热的人不要吃辛辣的热性食物,注意调节一下平时的饮食习惯,应该可以慢慢调整过来的。如果是症状比较严重的就要去找中医辩证治疗了。
2015-12-03 18:5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脾胃虚寒主要是手足不温,口淡无味,得热则舒,是脾肾阳虚的症候,这要温补脾阳;脾胃湿热主要是口甜粘腻,日甫潮热,小便短赤是湿热停积中焦,要清利湿热。
2015-12-03 13:1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首先一个是热性的一个是寒性的!(一)脾胃虚寒证是由于素体脾气虚,或脾虚日久,波及脾阳,使脾阳也虚。或贪食生冷,损伤脾阻,导致脾阳虚不能温暖胃肠,寒气自内而生的病证。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炎、吸收不良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常出现或伴有脾胃虚寒证。胃痛或腹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时痛甚、进食后痛减,泛吐清水,纳食不香,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手足发冷,大便溏稀,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二)脾胃湿热是中医的辨证,也称为中焦湿热,一般有如下临床表现:脘胁痞胀,不思饮食,身重体困,或口干,喜冷饮或消谷善饥,或呕吐嘈杂,口臭,牙龈肿痛,舌红苔黄,脉滑数等.如果你觉得同时患有这两种症状,那需要找中医医师辨证后综合用药。
2015-12-03 09:5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