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岁男性高血脂等致脑血管痉挛如何应对
我今年39岁(男)在去年由于经常迷糊、发困、智力下降、大脑反应慢,甚至有时候感觉好像是血液粘滞在血管里不动了等病症在医院检查发现高血脂和血小板凝聚率很高,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将有好转又复发,而后去长春医院检查,发现脑血管痉挛,当时大夫说是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给我开药是:盐酸倍他司汀片和桂利嗪片,我吃了之后也没有感到怎么见效,好像副作用还很多,感觉浑身各关节僵硬,而后就不吃了。现在病情也始终如初。我现在的病情是:高血脂、高血粘、脑血管痉挛请问大夫:脑血管痉挛的发病原因和应该吃什么药物及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第一次问题补充:我现在吃中药糖衣片剂的三七片,症状就能缓解些,否则,大脑里就什么都没有,迷迷糊糊一片空白。而三七片药品说明书中明确写的不能常用,并且属于烈性药物,有心脑血管病的慎用。第二次问题补充:我已经做过很多检查,什么脑彩,核磁、心彩、血液化验等等,真不知道还应该从哪里下手了?!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脑血管痉挛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原因较多,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精神因素、血液黏稠度高、炎症刺激、颅脑损伤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1.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脂质沉积,使血管弹性降低,容易引发脑血管痉挛。应控制血脂,可遵医嘱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 2.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等,可能导致脑血管痉挛。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3.血液黏稠度高:高血脂、高血粘会影响血液流动,增加脑血管痉挛风险。可多喝水,适当运动。 4.炎症刺激:如脑炎、脑膜炎等炎症,可能刺激脑血管引起痉挛。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5.颅脑损伤:外伤导致颅脑损伤,可能引起脑血管痉挛。应及时治疗损伤。 脑血管痉挛需要综合治疗,患者要定期复查,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病情的控制和恢复。
2024-12-12 05:4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你好;利血平、卡那霉素口服,可减少脑血管痉挛。通常用利血平025毫克,口服,每日3次;卡那霉素1克,日服3次。钙拮抗剂是一种重要的解痉药,临床上常用尼莫地平20毫克,日服3次;心痛定10毫克,日服3次。也可用前列环素局部鞘内或脑池内应用。纠正低血溶量,如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白蛋白、甘露醇、生理盐水等,保持中心静脉压在078~098kPa。应用升压药,提高血压,常用去甲肾上腺素、新福林、多巴胺等。一般使收缩压升高15%~20%。有人提出,当动脉结扎者,收缩压应保持在213~267kPa;未结扎者,收缩压维持在16~20kPa,不可升得过高,以防再出血。异丙肾上腺素具有激活腺?DCD5?酸环化酶,使血管平滑肌松弛,扩张周围小动脉,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肌搏出量等作用,但易发生心律失常。利多卡因有减低心肌兴奋性,抑制心脏传导系统的作用。因此,两药同时应用可达到治疗脑血管痉挛,而不致出现心律失常的副作用。常用异丙肾上腺素04~08毫克加5%葡萄糖500毫升内静滴,10~20滴/分,每日1次。同时在对侧肢体用利多卡因2克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中静滴,20滴/分,并视心脏情况调节两药的滴速。对合并有冠心病、甲亢、心肌炎者禁用。
2015-12-03 23:3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你好,脑血管痉挛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也常见于血管性头痛的病例中,是引起脑缺血和脑梗塞的原因之一。也可引起头痛、头晕等一些临床症状。其主要发病原因为:机械刺激、神经因素和体液因素。在临床治疗中钙离子阻滞剂是常选用药。注意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具体的药物。
2015-12-03 20:4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