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由于自身免疫机制异常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的疾病。常见症状有贫血、黄疸、脾大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输血治疗、脾切除等。 1. 疾病介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贫血。儿童患病多与感染、免疫紊乱等有关。 2. 症状表现:患儿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皮肤和巩膜发黄的黄疸表现,以及脾脏增大。 3.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还可能用到丙种球蛋白。 4. 输血治疗:在贫血严重时进行输血,改善缺氧状态。 5. 脾切除: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病情严重的患儿,可考虑脾切除。 6. 其他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感染等。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需要综合治疗,家长要带孩子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生建议,积极配合治疗。
2024-12-12 04:1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果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去除病因和诱因极为重要。如冷型抗体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应注意防寒保暖;患者应避免食用蚕豆和具氧化性质的药物,药物引起的溶血,应立即停药;感染引起的溶血,应予积极抗感染治疗;继发于其他疾病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性贫血,是由患儿体内产生了与自身红细胞抗原起反应的自身抗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从而引起红细胞过早地破坏而产生的一种溶血性贫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
2015-12-03 17:2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积极控制原发病,防治感染,以免引起溶血危象。危重病例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心肾功能,溶血危象者宜采取碱化尿液的措施,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以防DIC发生等。
2015-12-03 13:4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患儿体内产生了与自身红细胞抗原起反应的自身抗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积极控制原发病,防治感染,以免引起溶血危象。危重病例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心肾功能,溶血危象者宜采取碱化尿液的措施,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以防DIC发生等。这种情况一般治疗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具体治疗建议到三级甲等医院儿科就诊检查治疗。需要输血治疗,必要时需要切除脾脏。
2015-12-03 11:5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