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岁平脚板,久站后脚板和膝关节疼,咋回事?
全部症状:本人53岁,除患有高血压,无其他病症。上班需要经常站立,一天下来,脚板疼痛(脚底板拱起的那个部分,本人属于平脚板,所以没有拱起),膝关节也莫名的疼痛,但是用热的手掌心去敷下,又觉得很舒服。每天下来仅靠按摩缓解下,但是无明显好转。按摩的时候还能听见关节的响声。请问下这是什么病症,能怎样缓解,谢谢。发病时间及原因:约3个月,求原因及治疗方法。治疗情况:经医生检查,只要求查了骨密度,结果是骨量略有减少,关节不平,疼痛主要是平脚板造成。我觉得这个结果有点敷衍,请求更详细的解说及治疗方法,谢谢。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53 岁有高血压,久站后脚板和膝关节疼痛,可能与平脚板、关节退变、骨质疏松、肌肉劳损、血液循环不良等有关。 1. 平脚板:足弓结构异常,站立时足部受力不均,易导致脚板和膝关节疼痛。可定制特殊鞋垫或矫形鞋,改善足部受力。 2. 关节退变: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引发疼痛。适当休息,避免过度负重,口服氨基葡萄糖等药物。 3. 骨质疏松:骨量减少,骨骼强度下降。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多晒太阳,适当运动。 4. 肌肉劳损:久站使肌肉长期紧张,产生劳损。热敷、按摩、针灸等可缓解,必要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 5. 血液循环不良:久站影响血液回流,导致局部缺血缺氧。休息时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 总之,出现这种情况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建议避免长时间站立,注意休息和保暖。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骨科就诊。
2024-12-12 03:5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怀疑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游走性疼痛,特点:(1)游走性:早期关节炎疼痛(无肿胀)的游走性比较明显,游走间隔期比较短,多半在1~3天,很少超过1周。一旦出现关节肿胀后,多半经过1~3个月以后才转移到另一对称或非对称关节。其后反复发作的关节肿胀就象“接力赛”一样此肿彼消。 (2)对称性:关节炎的转移经常是对称性的,关节肿胀很少是非对称性的,除早期游走性疼痛之外,单关节炎少见。 (3)互相制约现象:第一个关节肿胀转移到另一关节上之后,该关节的肿痛较快(1~3天)减轻,数周至数月后可完全消退,而新发病的关节肿痛渐趋严重。互相制约的特点通常是:手重足轻或相反,上肢重下肢轻或相反,左重右轻、外周关节重则中轴轻、内脏病变重则关节轻。但为什么有这样的互相制约现象目前尚不知道。 (4)关节炎游走规律:类风湿性关节炎游走的一般规律和顺序是:①指(趾)关节—膝—踝—髋—肩—胸骨、胸锁或颞颌关节。②跗跖—踝—膝—手—髋关节。③桡腕关节—踝膝—肘—指关节。④膝关节—踝—肘关节。⑤踝关节—膝—髋—腕、指关节。⑥髋关节—颈椎。⑦颈椎—膝—髋关节。⑧单关节—颈椎。
2015-12-04 06:0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您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1、症状。以小关节为主,多为多发性肿痛或小关节对称性肿痛(单发者须认真与他病鉴别,关节症状必须持续6周以上)晨僵。2、体征。受累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功能受限,畸形或强直,部分病例可有皮下结节。3、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RF)可能阳性,血沉(ESR)增快。4、X线检查。重点受累关节具有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所见。对具备上述症状及体征的患者,或兼有类风湿因子(RF)阳性,或兼有典型X线表现均可诊断。5、分期:A、早期:绝大多数受累关节有肿痛及活动受限,但X线仅显示软组织肿胀。B、中期:部分受累关节功能活动明显受限,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变窄及不同程度腐蚀。C、晚期:多数受累关节出现各种畸形,纤维强直,活动困难,X线片显示关节严惩破坏、脱位或融合。
2015-12-04 01:0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您好: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后,有些病人认为生病一定与身体素质有关,因此尽可能地多吃自己认为有营养的食物。也有些病人听说本病与身体里的变态反应有关,因而担心食物过敏会引起发病或加速病情发展,夏天不敢吃冷饮,平时不敢吃鱼、虾、鸡蛋、豆腐、海产品,以至食谱单调,营养不全面。显然,这样做对疾病的好转和康复都是不利的。那么,平时饮食到底应该如何安排呢?首先,对过去曾明显诱发和加重自己病情的食物应该避免食用,其他食物都可以吃,要吃得丰富多彩,才能保证营养全面、合理。当然,不要过多吃肥腻食物、海产品及过酸、过咸的食品。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慢性的,病人处于长时间的慢性消耗中,因此,要注意改善病人的营养摄入,促进病人食欲。要注意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还应注意菜看的色香味,也可以增加餐饮量或次数,以供给足够的热能。具体的药物治疗建议你还是注意咨询当地医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确定具体的药物治疗。
2015-12-03 23:2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您好,一、心理治疗是本病治疗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减轻病人精神负担,使能正确对待本病,尤其是对急性活动期患者,病情一时不能控制,情绪急躁,求愈心切,更需加以宽慰,说明本病反复发作的特征,告之只有及时治疗,才能使病情控制稳定,得到缓解。二、调摄防护正确的调护是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痛苦,维持关节功能,避免残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措施,是保证治疗措施实施的关键,又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①避风寒湿邪:风寒、潮湿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炎热之天,切不可汗出当风,或睡于风口,或卧于地上(尤其是水泥地及砖石之地),若露宿达旦,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截其来路,乃是预防之良策。②急性期或慢性活动期患者因关节活动加剧疼痛和功能障碍,导致关节和肌腱的进行性损伤,应卧床休息,同时注意患者的体位及站、坐、行、睡等的姿势。如膝部伸直时疼痛更甚,病人就在卧时于膝腘下垫一小枕头,以求舒适,但久而久之,膝关节便固定于半屈曲位,不能伸直,行走时屈膝、鸭步。有的病人肘关节屈伸不利,而肘关节屈曲挛缩,日久则该关节僵硬固定,刷牙、洗脸等动作均受限制,甚至持筷不能将饭送进口内。另外也可采用短时间制动法,使炎症减轻,关节休息。③生活调护:由于疾病的影响,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需要帮助与指导。每日测体温,出汗及时擦干,勤洗澡或洗脚,促使血流通畅。对肢体功能丧失卧床不起者,要防止褥疮发生;同时要加强口腔的护理,防止口腔黏膜感染;加强胸廓和肺的活动,防止上呼吸道和肺部的感染。对严重关节功能障碍者,还须防止跌仆、骨折等意外发生。④并发症的护理:由于发热原因不一,有药物引起的发热(如西药青霉胺、γ—干扰素等均可引起发热),或感染发热,或与激素剂量有关,故应及时发现,找到原因,纠正治疗方案,尽快控制病情。本病治疗过程中,由于许多西药有副反应,如皮疹、口腔溃疡、恶心、厌食、味觉消失、闭经等,对此都应及时处理,避免病情恶化。总之,要注意有无其他并发病症,防止其他疾病同时发生。三、功能锻炼通过关节功能锻炼,避免出现僵直挛缩,防止肌肉萎缩,恢复关节功能,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态,振奋精神,保持体质。如手攫核桃或弹力健身圈,锻炼手指关节功能,两手握转环旋转,锻炼腕关节功能;脚踏自行车,锻炼膝关节;滚圆木,踏空缝纫机,锻炼跟关节等等。急性期或慢性活动期患者,可每日进行2次主动或主动加被动的最大耐受范围内的伸展活动,以保持关节功能。活动前应先进行关节局部热敷或理疗,缓解肌肉痉挛,增强伸展能力。对有晨僵的患者在上午服镇痛药和在下午出现疲劳前或发僵前进行活动。亚急性或慢性患者应按动静结合原则,加强治疗性锻炼。活动应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适可而止,活动量应逐步增加,循序渐进。如果活动后出现疼痛或不适应感觉且持续2小时以上者,则应减少活动量。活动的基本动作包括关节的屈曲与伸展。每日需进行2~3次。锻炼必须持之以恒,方能发生效力。四、合理饮食类风湿病人的合理饮食,对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增强免疫与抗病能力,辅助治疗,促进病人康复,有着一定的意义。①合理饮食的原则是膳食中高蛋白、中脂肪、低糖、高维生素、中热量和低盐。少量多餐,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和脂肪的比例以3:2:1为合适。饮食营养应注意全面,不要忌口和偏食。②食物的选择以素食为主,饭后食用水果(苹果、葡萄等),饮料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果汁等天然饮料为宜,汽水等易引起胃酸的饮料少用。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丰富的蔬菜、萝卜、豆芽、紫菜、洋葱、海带、木耳、干果(栗子、核桃、杏仁、葵花籽)及草莓、乌梅、香蕉.以及含水杨酸的西红柿、桔柑、黄瓜等,可适量选用。
2015-12-03 20:4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