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经常中暑且没精神,出现热暑、冷暑的情况,可能与个人体质、环境因素、水分及电解质失衡、基础疾病、生活习惯等有关。 1.个人体质:有些人的体质较弱,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中暑。比如老人、儿童、久病初愈者等。 2.环境因素:长期处于高温、高湿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增加中暑风险。 3.水分及电解质失衡:大量出汗后未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导致体内失衡。 4.基础疾病: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调节功能。 5.生活习惯: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总之,要预防中暑,需增强体质,避免不良环境,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若频繁中暑且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2024-12-12 05:13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应尽量减少高温时的户外活动。夏天要穿宽松、透气性能良好的衣服,必要的遮阳工具,随身应携带一些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平时要多喝水,同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2015-12-04 06:2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中暑治疗原则1.立即移至阴凉处或空调室中,并给予物理降温;2.重量症者迅速降温,头部戴冰帽、颈两侧、腋下腹股沟大动脉附近放冰袋,静脉注射复方氯丙秦;3.纠正水、电解质平衡;4.防治合并症控制感染。用药原则:1.物理降温、氯丙秦和其他辅助药为主;2.有心力衰竭病例应快速洋地黄化;3.脑水肿病例除降温外,静滴20%甘露醇、速尿和糖皮质激素;4.肾脏损害病例应用速尿无效者,应及早进行腹透或血液透析;5.选用预防及控制感染的抗生素,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给予相应诊治。
2015-12-04 06:1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若远离医院,应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在等待转运期间,可将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却,也是一种好办法.若病人出现发抖,应减缓冷却过程,因为发抖可增加核心体温(警告:应每10分钟测1次体温,不允许体温降至38.3℃,以免继续降温而导致低体温).在医院里,应连续监测核心体温以保证其稳定性.避免使用兴奋剂和镇静剂,包括吗啡;若抽搐不能控制,可静脉注射地西泮和巴比妥盐.应经常测定电解质以指导静脉补液.严重中暑后,最好卧床休息数日,数周内体温仍可有波动.
2015-12-03 17:0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和天气热有关系。建议服用霍香正气胶囊看看。另外多喝白开水。
2015-12-03 14:0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