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管型尿可能对肾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可导致肾衰竭等。碱化尿液能减少管型,主要与尿液酸碱度改变对物质的溶解和排泄作用有关,包括改善结晶形成环境、调节肾小管功能等。 1. 管型尿的危害:管型尿常提示肾脏存在病变,可能导致肾脏滤过和重吸收功能障碍,影响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的排出,引发水肿、高血压等。长期存在还可能引起肾间质炎症,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 2. 碱化尿液减少管型的原理: 改变尿液酸碱度:使某些易形成管型的物质不易沉淀。 促进物质溶解:增加结晶物质的溶解度,减少结晶形成。 减轻肾小管损伤:有助于维持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 调节尿液离子平衡:影响钙离子等的排泄,减少管型形成的物质基础。 增强肾脏的自洁作用: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减少管型的积聚。 总之,管型尿是肾脏疾病的重要信号,需要引起重视。碱化尿液是辅助治疗的一种方法,但具体治疗还需综合考虑病因和病情。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
2024-12-12 08:1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管型是尿沉渣中有重要意义的成分,管型尿的出现往往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管型尿只代表肾小球或肾小管存在损害,但不一定都能代表肾脏病的严重程度。应该视具体情况加以治疗。
2015-12-04 12:0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你好,管型尿是尿液中的蛋白质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形成的一种圆柱状结构物,管型的形成必需有蛋白尿,其形成基质物为T-H糖蛋白。在病理情况下,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由肾小球进入肾小管,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由于浓缩(水分吸收)酸化(酸性物增加)和软骨素硫酸酯的存在,蛋白质在肾小管腔内凝聚、沉淀,形成管型。管型是尿沉渣中有重要意义的成分,管型尿的出现往往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你好,碱化尿液能使酸性物质减少吸收,能减清管型尿的症状
2015-12-04 09:4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管型尿的出现说明了有肾实质性损伤。管型是指在肾小管内由蛋白质凝固而形成的圆柱体。在正常人尿内可有少量透明及细胞颗粒管型。如管型数量增加或尿中出现它种管型时,称为管型尿。在病理情况下,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由肾小球进入肾小管,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由于浓缩(水分吸收)酸化(酸性物增加)和软骨素硫酸酯的存在,蛋白质在肾小管腔内凝聚、沉淀,形成管型。碱化尿液能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的酸性物质被中和,从而减少蛋白质的凝聚、沉淀。管型尿的种类有很多,有透明管型、白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蜡样管型、类管型。首先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确诊一下,再对症下药。
2015-12-04 05:0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UTl)是指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而引起损伤9按病原体侵袭部位的不同,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又称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称下尿路感染。可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症状性泌尿道感染和无症状性菌尿。据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般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为3%~4.5%,而65岁以上时则增至15%~20%。男性50岁以前很少发生泌尿系感染,而65~70岁时有3%~4%患病,70岁以后其患病率也可达2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