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黄、食欲不振等会是黄疸型肝炎吗?
你好,我最近发现脸色很黄,不爱吃东西食欲不振,而且没有精神做什么都不集中精力,手脚发凉,血药也降低了,我害怕我是得肝炎了,但是我听说有肝炎的人都恶心呕吐,我还没有这种症状。黄疸型肝炎有什么症状?怎么预防?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黄疸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症状多样,包括皮肤和巩膜黄染、食欲不振、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预防黄疸型肝炎要从多方面入手,如注意饮食卫生、接种疫苗、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自身免疫力、定期体检等。 1.症状:黄疸型肝炎患者常出现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样。还会有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等。此外,可能感到乏力、疲倦、肝区不适或疼痛。 2.病因:常见病因有病毒感染,如甲型、乙型、丙型、戊型肝炎病毒等。也可能由药物、酒精、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 3.诊断:需要进行肝功能检查、病毒学指标检测、腹部超声等,以明确诊断和判断病情。 4.治疗:一般采用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茵栀黄口服液等。 5.预防: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接种肝炎疫苗,如甲肝疫苗、乙肝疫苗。避免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总之,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2024-12-12 11:4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肝炎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施治,有一定的效果。如急性黄疸型肝炎热重于湿者宜清热利湿退黄,湿重于热者宜利湿清热,健脾退黄,寒湿困脾者宜,温阳散寒、健脾利湿;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肝郁气滞者治则宜疏肝理气,活血解毒,肝胃不和者宜疏肝和胃,佐以解毒方剂;慢性肝炎肝郁脾虚者宜疏肝解郁,健脾和中,气滞血痰者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肝肾阴虚者宜滋养肝肾、养血活血等方剂治疗。(详见中医章节)总之,肝炎患者应忌用各种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
2015-12-04 18:4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使人体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某些肝脏病,胆囊病和血液病经常会引发黄疸的症状.通常,血液的胆红素浓度高于2-3mg/dL时,这些部份便会出现肉眼可辨别的颜色.若血胆红素的浓度已超过正常范围,而临床上未表现出黄疸,称为隐性黄疸.首先建议要适当休息,解除疲劳,之后要放松心情,缓解压力,适当增加营养,在此基础上遵医嘱规范治疗.
2015-12-04 17:1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一、黄疸前期多数起病缓慢,可有畏寒发热,主要症状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胀痛、腹胀、便秘或腹泻等。某些病例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类似感冒。本期体征不显著,部分病例有浅表淋巴结肿大。于本期末小便颜色加深,继而巩膜及皮肤先后出现黄染。 二、黄疸期巩膜、皮肤出现黄染,约1周左右达高峰,部分病人短期内可出现肝内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表现,黄疸日益加深,皮肤搔痒,大便呈淡灰白色,肝多肿大,质地充实有压痛、叩击痛。约10%的病人脾肿大。肝功能检查有明显异常,本期病程2~6周左右。 三、恢复期此时黄疸和其他症状逐渐消退,精神食欲明显好转,肝脾逐渐回缩,肝功能渐趋正常。有些病人口苦、肝区痛、腰背酸困、腹胀等症状迁延较久。本期病程2~16周,平均一个月左右。
2015-12-04 15:1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