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硬化性斑块在形成机制、病变特点、危害程度、好发部位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异。 1.形成机制: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脂质代谢异常,胆固醇等在动脉内膜沉积形成;动脉硬化性斑块则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 2.病变特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内膜增厚,后期出现斑块;斑块则有脂质核心、纤维帽等结构。 3.危害程度:动脉粥样硬化可逐渐进展,斑块破裂易导致血栓形成,引发严重并发症。 4.好发部位: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于大中动脉;斑块多在动脉分叉处。 5.影响因素:两者都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因素影响。 总之,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慢性进展的过程,而动脉硬化性斑块是其病变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存在相关风险因素的人群,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2024-12-12 10:1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血管整体的发生硬化,硬化斑块主要是血管内膜破损脂质沉积形成的局部突出于管腔的斑块,可引起血管狭窄。您好,动脉粥样硬化也是一种随年龄增长的改变,但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生,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应积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治疗,饮食上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多运动。
2015-12-05 00:1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