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摔跤后出现异常手足舞动能否治愈
14岁的冬天摔跤后的第二天久坐后站起来突然无意识的手足舞动,几秒钟后消失,反复出现,后经人介绍吃了一种镇静药后,症状消失,但要每天吃药,后生小孩子后坐月子期间(40天左右)一直未吃药,也没发病,但月子坐好了,大概50天左右久坐后仍有这种无意识的手足舞动,自己可以控制,请问我这种病哪里可以治好,谢谢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14 岁摔跤后出现久坐后无意识的手足舞动症状,可能与神经系统损伤、心理因素、脑部疾病、电解质紊乱、遗传因素等有关。需要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 神经系统损伤:摔跤可能损伤神经,影响神经传导,导致肌肉不受控制地运动。可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来评估,治疗方法包括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 B1、腺苷钴胺等。 2. 心理因素: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可能引发此类症状。心理评估有助于诊断,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可能有效。 3. 脑部疾病:如脑部的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疾病等。需进行头颅 CT、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治疗可能包括手术、药物治疗等,药物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 4. 电解质紊乱:体内钾、钠、钙等电解质失衡可能影响肌肉功能。通过血液检查可明确,补充相应电解质能改善症状。 5. 遗传因素:部分遗传性疾病也可能有类似表现,基因检测可辅助诊断。治疗方法因病而异。 总之,出现这种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治疗。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症状可以得到控制或改善。
2024-12-13 09:0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1)双侧手足徐动症特点是常伴肌阵(2)舞蹈手足徐动症表现手足徐动症伴幅度较大的舞蹈样动作,见于家族性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非进行性家族性舞蹈手足徐动症等。3)单侧及假性手足徐动症:脑血管疾病或其他病因导致深感觉障碍引起,单侧及假性手足徐动症并非为基底核病变。
2015-12-05 09:4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先天性手足徐动症通常为出生后即出现不自主运动,但亦可于生后数月症状才变明显者。发育迟缓,开始起坐、行走或说话的时间均延迟。不自主运动实早已开始,但起初皆不明显,直至患儿能作随意运动时才能显著发觉。症状性手足徐动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皆可发病。由肝性脑病、吩噻嗪、氟哌啶醇或左旋多巴过量引起的手足徐动症常于成年以后或老年期发病。本病所特有的手足徐动性运动,是手足不断做出缓慢的、弯弯曲曲的或蚯蚓爬行样的奇形怪状的强制运动。这些动作以四肢的远端较近端显著(图1)。下肢受累时,拇趾常自发地背屈,造成假性的巴宾斯基征。有时面部亦可受累,患者常弄眉挤眼,扮成各种鬼脸。咽喉肌和舌肌受累时,则言语不清,构音困难,舌头时而伸出时而缩回,吞咽亦发生障碍。尚可伴有扭转痉挛或痉挛性斜颈。这种不自主运动可因情绪紧张、或精神受刺激时、或作随意运动中加重,完全安静时减轻,入睡时停止。肌张力时高时低变动无常,当肌痉挛时肌张力增高,肌松弛时正常,故本病又称易变性痉挛(mobilespasm)。约有半数患者因锥体束受累可出现双侧轻瘫或痉挛,特别是下肢。半数以上有智力缺陷。全身感觉正常本病一般为慢性疾病,病程可长达数年或几十年之久,少数患者病情可长期停顿而不进展,手足徐动性运动严重,且伴有咽喉肌受累者,可早期死于并发症。
2015-12-04 16:5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手足徐动症能治好吗,根据你的病情分析手足徐动性脑瘫一般简单的康复效果不加,因为情绪紧张症状会明显或者加重但是康复训练不能控制患者的情绪,意见建议:建议考虑手术颈动脉外膜剥脱术可以将其紧张情绪改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5-12-04 16:1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