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风寒和风热是中医常见的外感病邪,二者在病因、症状、治疗等方面存在差异。病因上,风寒多因外感风寒之邪,风热多由外感风热之邪。症状方面,风寒常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等;风热则多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治疗时,风寒以辛温解表为主,风热以辛凉解表为法。 1.病因:风寒因吹风受寒,如季节交替时防护不当。风热多因气候炎热,外感风热或体内素有郁热。 2.症状:风寒多有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头痛身痛。风热常有鼻塞流黄涕、咳嗽痰黄、咽喉肿痛。 3.脉象:风寒脉浮紧,风热脉浮数。 4.治疗原则:风寒宜疏风散寒,如麻黄汤。风热应疏风清热,像银翘散。 5.用药:风寒可用正柴胡饮颗粒、风寒感冒颗粒、荆防败毒散。风热可服桑菊感冒片、风热感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 总之,风寒和风热的辨别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准确诊断和治疗,不可自行用药。
2024-12-13 05:1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风寒感冒属于太阳经症,太阳开机受阻.其特征症状为:*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舌无苔或薄白苔*如果你会把脉,你应该可以测到脉像是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通常治疗上用荆防颗粒等发散风寒的药.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感受热邪,或者是有风热感冒转化而来.很多时属于阳明经症.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感冒症状啦.同样反过来,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对对症也会外邪内进引致便秘或拉肚子,其实风寒感冒后拉肚子,在中医属于变症,属于病由外入里,大家不要随便使用止泻药.风热感冒的症状:*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浓涕,通常黄色*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便秘*身热,口渴,心烦*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的为快,为大.通常吃维C银翘片之类的中成药.
2015-12-06 08:4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风寒,病因学术语,指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素问·玉机真脏论》:“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等.治以祛风散寒为主. 风寒(Windchill):是人类对低温和风的一种感觉程度.人类并不直接感受气温,如果我们感觉到冷,实际上感受到的是皮肤表面的温度.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有风的时候,我们皮肤感觉到的温度要比无风的时候更低,因而觉得更冷.风热,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风热,病证名.风和热相结合的病邪.临床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较轻,咳嗽,口渴,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甚则口燥,目赤,咽痛,衄血等.治以疏风清热为主.
2015-12-06 05:1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
2015-12-05 21:2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