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医学生在实验室被抽过兔子血的针扎到,存在一定传染病风险,可能的因素有兔子携带病原体、针具污染、自身免疫状态、伤口处理情况、实验室防护措施等。 1. 兔子携带病原体:兔子可能携带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常见的有巴氏杆菌、兔瘟病毒等,但这些病原体传染给人的概率相对较低。 2. 针具污染:如果针具在使用和存放过程中受到污染,会增加感染风险。 3. 自身免疫状态:个人的免疫系统强弱会影响感染的可能性。免疫力强时,抵御病原体的能力较好。 4. 伤口处理情况:及时、正确的伤口处理能降低感染风险。如冲洗、消毒等。 5. 实验室防护措施:实验室的防护规范和操作流程是否完善也很重要。 总之,被扎后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并向老师报告,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2024-12-16 09:1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这个是否哟传染病的话需要检查兔子看看的俄,这个别人也是不知道的!
2015-12-07 02:5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