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交界处溃疡型中-低分化腺癌病理结果分析
(贲门胃底)标本为切除之近端胃及部分食管,食管长2.5CM,上切缘周径为4CM,下切缘为13CM,小弯长5CM,大弯长10CM。浆膜呈灰白色,光滑,沿大弯打开胃,于距食管断端2.4CM,食管胃交界处胃小弯侧见溃疡肿物,大小3*2*1CM累及齿状线,切面灰白,质中,侵及全层。大弯未见淋巴结。小弯侧寻见淋巴结13枚,大者0.4*0.4*0.4CM。小者0.2*0.2*0.2CM。(贲门旁淋巴结)淋巴结一枚,大小0.4*0.4*0.4CM。(胃左旁淋巴结)淋巴结三枚,大者0.7*0.7*0.7CM,小者0.1*0.1*0.1CM。(上切缘)切坏一枚,长0.5CM,直径1.5CM。(下切缘)粘膜一块,大小1*1*02CM。手术后病理:食管—胃交界处溃疡型中-低分化腺癌,肿物大小3*2*1CM,侵及浆膜下脂肪组织累及齿状线,脉管内查见癌栓并侵犯神经组织,送检(上下切缘)未见癌累及,小弯侧及送检(贲门旁、胃底贲门旁)淋巴结检出癌转移,分别为(6/13、1/1、2/3),送检(胃左旁)淋巴结(0/1)未见癌转移。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HER-1,HER-2(+),CGA(-),SYN(-),CD56(-),Ki-67(+50~~75%),VEGF(+),TOPO-IIa(+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食管—胃交界处溃疡型中-低分化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病理结果显示肿物大小、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对于这种情况,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和治疗,包括手术效果、后续治疗方案、预后等。 1. 肿物特征:肿物大小为 3*2*1CM,累及齿状线,侵及浆膜下脂肪组织,切面灰白质中。 2. 侵犯深度:侵及全层,侵犯神经组织,脉管内查见癌栓,提示肿瘤侵袭性较强。 3. 淋巴结转移:小弯侧及送检的贲门旁、胃底贲门旁淋巴结有癌转移,胃左旁淋巴结未见转移。 4. 免疫组化:HER-2(+)等免疫组化结果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5. 切缘情况:上下切缘未见癌累及,说明手术切除较为彻底。 6. 预后评估:综合上述病理特征,患者的预后需要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总之,对于食管—胃交界处溃疡型中-低分化腺癌的患者,病理结果为后续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2025-01-09 08:3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朋友你好!这种疾病是疑难疾病,任何治疗方法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成功。并且每个患者的个体的差异不同,对治疗方式的敏感度不同,治疗效果肯定也不一样。因此任何医生都不能保证经过治疗后患者能到什么程度。不论采取什么治疗方式都不要放弃治疗就好。如果选择中药治疗,建议选择正规肿瘤医院的药物。
2015-12-08 21:2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