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出血后,能否同时艾灸足三里、关元、中脘?艾灸距离多远为宜?
胃病,前不久出血。现在希望通过艾灸方法治疗,请教2个问题:1:治疗胃病,可以同时对足三里、关元、中脘进行艾灸吗?2:艾灸时离皮肤的最佳距离是多少?谢谢单医师!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胃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不良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对于胃病出血后的艾灸治疗,需要谨慎选择穴位和控制艾灸距离。 1. 穴位选择:足三里、关元、中脘这三个穴位在中医理论中对脾胃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但在胃病出血后,应根据个体的病情和体质来决定是否同时艾灸这三个穴位。如果病情较严重或体质虚弱,可能需要先咨询医生的建议。 2. 艾灸距离:艾灸时离皮肤的距离一般以 2-3 厘米为宜,但这也会因艾灸的方式、艾灸工具以及个人对温度的耐受程度而有所不同。通常以感到温热但不烫伤皮肤为原则。 3. 病情观察:在艾灸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身体的反应,如是否有疼痛、瘙痒、红肿等不适。如果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艾灸。 4. 注意事项:艾灸前后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5. 综合调理:胃病的调理不能单纯依靠艾灸,还需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总之,胃病出血后的艾灸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2025-01-09 11:1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艾炷灸分着肤灸(亦称直接灸)和隔物灸(亦称间接灸)二类。本章仅讨论着肤灸。着肤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穴区皮表上施灸的一种方法。古代还称明灸、着肉灸。是我国最早应用的灸疗方法。所谓艾炷,是指将艾绒团成一定形状的艾丸,供灸治用。古代,艾炷形状有圆椎形、牛角形和纺锤形等多种,现代以上尖下平的圆锥艾炷最为常用。分大、中、小三种,大艾炷高约1cm,炷底直径亦为1cm左右,可燃烧3~5min;中艾炷为大艾炷减半;小艾炷则如麦粒样。三种艾炷,形状相似。无论大小,其高度同它的底面直径大体相等。为加强治疗效果,古人往往在艾绒中掺进某些药品,多为芳香药物如麝香、木香、雄黄等。亦据所治病证而选加,如巴豆和艾作炷,灸疮、瘰疬;加铅粉治心痛等。后者,现代已很少采用。
2015-12-09 01:3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