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免疫调节剂是一类药物,它们在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常见的免疫调节剂包括环孢素、胸腺肽、转移因子、卡介苗多糖核酸、匹多莫德等。 1. 环孢素:能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常用于器官移植后的抗排斥反应。 2. 胸腺肽:可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相关疾病。 3. 转移因子:能传递免疫信息,增强或抑制免疫反应。 4. 卡介苗多糖核酸: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常用于预防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等。 5. 匹多莫德:能促进免疫反应,适用于呼吸道反复感染等。 免疫调节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嘱,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
2025-01-08 18:5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该类药物对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某些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及恶性肿瘤,均有一定疗效。齐书钧专家指出其大多是生物制品,如卡介苗(BCG)、内毒素等;少数是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如左旋咪唑(lev-amisloe)和梯洛龙(tilorone)等。它们有的可以激活补体,有的可以促进巨噬细胞的活性,有的可以非特异性地增强T、B淋巴细胞反应,有的可诱导干扰素产生。据研究结果发现,免疫调节剂中的转移因子、胸腺素、干扰素、左旋咪唑、免疫核糖核酸等,对正常的免疫功能不产生影响,但可增强已经低下的免疫功能,调节免疫反应。如左旋咪唑是一种广谱抗蠕虫药四咪唑的左旋体,经实验及临床证明,它对正常人和健康的动物的免疫功能影响极小或无影响,但在低免疫应答的病例中,能增强各类抗原的皮肤迟发性变态反应;并增强淋巴细胞介质的产生。当吞噬细胞和T细胞功能低下时,左旋咪唑可使其恢复正常。左旋咪唑对免疫应答的调节功能与其剂量有直接关系。当高剂量时,常可造成免疫抑制现象。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复发性及慢性感染、肿瘤、类风湿疾病、病毒感染后的低应答性疾病等。免疫调节剂主要用于患者皮损处的T细胞,但是据中国中医药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显示免疫调节剂会产生较多的副作用,禁忌症也比较多,患者在服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2015-12-08 17:5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