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 47 岁确诊流行性出血热,治疗效果不佳怎办
患者性别:男患者年龄:47被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我想知道国家对于患有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人是否有什么补助和措施本次发病及持续时间:3月9日至3也25日目前一般情况:全身无力右侧太阳处最是疼痛病史:无以往诊断治疗经过及效果:我父亲在3月9日开始发热头痛被认为感冒,在当地诊所治疗多日无效,3月13日到(牡丹江市林口县)人民医院做了心电、血常规、尿常规后、大夫说没有事情,只是感冒,让我们回去。到家后,又在当地诊所治疗2日无效,3月16日下午到达(牡丹江市)传染病医院,又做了血、尿常规,被怀疑是出血热,3月18日取血化验后确诊是肾综合性出血热,治疗直今已花费近4000元,仍无明显效果,我父亲还是持续高烧不退(体温一直在39-40度),并半有剧烈头痛疼痛(右侧太阳穴部位最是剧烈),医生只是让多喝水,用冰水扶头降温,没有别的办法,直到我父亲实在无法忍受头痛,才给我父亲注射镇痛针或是口服去痛片,我不明白我父亲到底是不是出血热,对于一个贫困农民家庭花费4000元看病已经很困难了,实在是没有能力再继续这样没有效果的治疗下去了……我姓刘,手机号是13514531554辅助检查:心电血常规尿常规以及化验(肝、肾、脾)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等。治疗效果不佳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个体差异、合并症等。 1. 病情严重程度:流行性出血热有轻型、中型、重型和危重型之分。重型和危重型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恢复时间长。 2. 治疗时机: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若延误治疗,病毒可能已造成较严重的脏器损害。 3.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免疫功能不同,对治疗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 4. 合并症:若患者同时存在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会影响治疗效果。 5. 治疗方案:治疗方案是否合理、全面也会影响疗效。比如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对症治疗措施是否得当等。 对于该患者,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和家属要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
2025-01-08 17:3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典型表现:发热、出血、肾脏损伤三大主要症状以及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和恢复期等五期过程。此病是动物源性传染病,可通过:一、接触鼠类的排泄物污染的伤口,或被带毒动物咬伤。二、呼吸道传播。三消化道传播,进食了被污染的食物。四、螨媒传播。五、通过胎盘传染胎儿。 得了之后应到医院由医生进行专业处理。
2015-12-09 10:4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于汉坦病毒通过鼠的排泄物在空气中挥发及咬伤等途径传播.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有空气,接触,咬伤,胎盘等,所以请注意做好呼吸道的隔离.
2015-12-09 08:3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但HFRS病毒的传播几乎遍及世界各大洲。病因(一)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鼠。(二)传播途径: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三)人群易感性: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二次感染发病罕见。症状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本病典型表现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类主要症状,以及发热、低压,少尿、多尿与恢复期等五期临床过程。(一)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大多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2日内可达39~40℃,热型以弛张及稽留为多,一般持续3~7日。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高度乏力,全身酸痛,头痛和剧烈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二)低血压期: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一般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三)少尿期: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四)多尿期: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五)恢复期: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液稀释与浓缩功能逐渐恢复,精神及食欲逐渐好转,体力逐渐恢复。检查(一)常规检查。1.血象:不同病期中变化不同,对诊断、预后判定均重要。2.尿常规:显著的尿蛋白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也是肾损害的最早表现。其主要特征为:出现早、进展快、时间长。(二)血液生化检查。(三)凝血功能检查。(四)免疫功能检查:普遍有免疫功能异常。(五)特异性血清学检查。1.免疫荧光技术为常规方法之一。可检出白细胞及尿沉渣细胞内病毒抗原,用于早期诊断。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治疗(一)发热治疗。1.一般治疗:早期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搬运,以防休克,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食。2.液体疗法:发热期由于特有的血管系统损伤,血浆大量渗出及出血;高热,进食量减少,或伴有呕吐或腹泻,使大量体液丧失,血容量急剧减少及内环境严重紊乱,是发生低血压休克及肾损的主要原因。3.皮质激素疗法:中毒症状重可选用氢化考地松每日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加入液体稀释后缓慢分次静滴。4.止血抗凝疗法:根据出血情况,酌情选用止血敏、安络血及白药,但早期应避免用抗纤溶药物。5.抗病毒疗法。(1)病毒唑。(2)特异性免疫球蛋白。(3)免疫血清治疗。6.免疫疗法。(二)低血压休克期治疗:应针对休克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补充血容量,纠正胶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调整血管舒缩功能,消除红细胞、血小板聚集,防止DIC形成和微循环淤滞,维护重要脏器功能等。(三)少尿期治疗:包括移行阶段及多尿早期,治疗原则应是保持内环境平衡,促进利尿,防治尿毒症、酸中毒、高血容量、出血、肺水肿等并发症以继发感染。(四)多尿期治疗:治疗原则是及时补足液体及电解质,防止失水、低钾与低钠,防止继发感染。补充原则为量出为入,以口服为主,注意钠、钾的补充。(五)恢复期治疗。(六)并发症治疗。如果有了满意的回答请及时采纳,不要辜负了回答者!
2015-12-08 14:5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据你的咨询,需要积极控制感染。考虑炎症引起的症状,需要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如果有疑问可以再次咨询。祝身体健康。
2015-12-08 13:2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