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黄疸是一种常见症状,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其成因较多,如胆红素生成过多、肝细胞功能障碍、胆汁排泄受阻等。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光照治疗等,同时患者在生活中也有诸多注意事项。 1. 胆红素生成过多:红细胞破坏增加,如溶血性疾病,会导致胆红素生成超过肝脏处理能力。 2. 肝细胞功能障碍: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影响胆红素代谢。 3. 胆汁排泄受阻:胆管结石、胆管炎等导致胆汁排泄不畅,胆红素反流进入血液。 4.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多由遗传因素引起,如 Gilbert 综合征。 5.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一般可自行消退。 6.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磺胺类、抗结核药等可能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 总之,黄疸的原因复杂,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医嘱定期复查。
2025-01-09 15:2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某些肝脏病、胆囊病和血液病经常会引发黄疸的症状。通常,血液的胆红素浓度高于2-3mg/dL(34-51)时,这些部份便会出现肉眼可辨别的颜色。隐性黄疸:17~34,轻度黄疸:34~170,中度黄疸:170~340,重度黄疸:340。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某些肝脏病、胆囊病和血液病经常会引发黄疸的症状。
2015-12-10 17:5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