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岁孩子大便失禁多年中医治疗无效怎办
我的儿子今年都10岁了,可是有时候我还得给他穿上尿布,就是怕他出去的时候大便会失禁;这个情况从小时候开始就会了,有时候自己会去上厕所,可是有时候直接就拉在裤子上,去看了好几个中医,可就是医不好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10 岁孩子长期大便失禁,中医治疗效果不佳,可能与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神经系统问题、肠道疾病、心理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 1.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肛门括约肌发育不良或受损,会影响对大便的控制能力。可通过肛门括约肌功能评估,如肛门直肠测压等检查明确。治疗方法可能包括括约肌锻炼、生物反馈治疗。 2.神经系统问题:如脊髓病变、脑部疾病等影响神经传导,导致排便控制失调。需要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等。治疗可能涉及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 B12 等。 3.肠道疾病:慢性肠炎、肠道息肉等疾病可能影响肠道正常功能。通过肠镜检查确诊,治疗可能包括抗炎治疗、息肉切除等。 4.心理因素: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可能引发排便异常。需要心理评估,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 5.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增加运动量。 孩子大便失禁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综合多种检查和评估来明确病因,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建议家长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消化内科就诊,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
2025-01-09 21:4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由于肛门或神经损伤,导致不能控制粪便和气体排出的现象.又称排便失禁或肛门失禁.对干便和稀便都不能控制者,称完全失禁;能够控制干便,不能控制稀便和气体者,称不完全失禁.排便是复杂而又协调的反射性动作,是在内脏植物神经和大脑中枢神经双重支配下完成的反射活动.直肠下端的切除,神经反射的障碍和肛门括约肌张力的丧失,都可以发生大便失禁.大便失禁患者的照料方法: 1,护理员要主动关心病人,积极给与精神安慰; 2,了解病人排便规律,适时给与便盆.在可能情况下,与医生协商每日定时为病人使用导泻剂或灌肠,以帮助建立排便反射. 3,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一但发现有粪便污染,用柔软卫生纸擦净后再用温水清洗局部皮肤,用毛巾擦干,并涂油膏于肛门周围皮肤,防止发生皮疹或压疮. 4,使用柔软透气性好的尿布垫或一次性尿布铺在病人臀下,一经污染要立即更换,有条件时可让病人卧于有孔的病床上,以减少床褥污染.要随时更换污染的衣物和被单.
2015-12-11 13:1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由于肛门或神经损伤,导致不能控制粪便和气体排出的现象.又称排便失禁或肛门失禁.对干便和稀便都不能控制者,称完全失禁;能够控制干便,不能控制稀便和气体者,称不完全失禁.排便是复杂而又协调的反射性动作,是在内脏植物神经和大脑中枢神经双重支配下完成的反射活动.直肠下端的切除,神经反射的障碍和肛门括约肌张力的丧失,都可以发生大便失禁.突然受到惊吓时亦可发生暂时性大便失禁.现在要注意给孩子培养好的习惯,并且在饮食上要注意多给孩子补充植物或者动物纤维,多给孩子吃粗粮.另外妈妈要注意当孩子出现大便失禁的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训斥孩子,要多加鼓励,告诉他会好起来的,并且当孩子做的好的时候要加以表扬,给孩子树立信心.
2015-12-10 21:0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机体对直肠内液态和固态内容物以及气体蓄控能力丧失,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常有腹泻,轻者粪便排出污染内裤,重者频频腹泻或排出软便。可发生于儿童、成年和老年,且往往因腹泻不止而去医院就诊。据调查7%的65岁以上老年人每周最少1次大便失禁,老年人在住院监护期间46%病人有大便失禁,常同时伴有尿失禁,大便失禁的妇女26%有泌尿妇科临床问题。保持正常的大便需要多个因素的联合相互作用,当一个或多个因子的破坏即可引起失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