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被不明蛇类咬伤后出现疼痛和肿大,可能是蛇毒作用、局部感染、过敏反应、组织损伤、心理因素等所致。 1.蛇毒作用:部分蛇毒会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导致疼痛和肿胀。 2.局部感染:伤口可能被细菌等病原体侵入,引发炎症和肿胀。 3.过敏反应:身体对蛇毒中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加重症状。 4.组织损伤:蛇牙咬伤造成的肌肉、血管等组织损伤,引起疼痛和肿胀。 5.心理因素:紧张、恐惧等心理状态可能加剧疼痛感受。 被不明蛇咬伤后,应保持冷静,避免剧烈运动,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可能包括伤口处理、使用抗蛇毒血清、抗感染治疗等。切不可自行处理或拖延,以免延误病情。
2025-01-09 21:2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被咬伤后,蛇毒在3-5分钟内就迅速进入体内,应尽早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液的吸收。 1.绑扎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也是现场容易办到的一种自救和互救的方法。即在被毒蛇咬伤后,立即用布条类、手巾或绷带等物,在伤肢近侧5-10公分处或在伤指(趾)根部予以绑扎,以减少静脉及淋巴液的回流,从而达到暂时阻止蛇毒吸收的目的。在后送途中应每隔20分钟松绑一次,每次1-2分钟,以防止肢瘀血及组织坏死。待伤口得到彻底清创处理和服用蛇药片3-4小时后,才能解除绑带。 2.冰敷法:有条件时,在绑扎的同时用冰块敷于伤肢,使血管及淋巴管收缩,减慢蛇毒的吸收。也可将伤肢或伤指浸入4-70C的冷水中,3-4小时后再改用冰袋冷敷,持续24-36小时即可,但局部降温的同时要注意全身的保暖。 3.伤肢制动:受伤后走动要缓慢,不能奔跑,以减少毒素的吸收,最好是将伤肢临时制动后放于低位,送往医疗站。必要时可给适量的镇静,使病人保持安静。
2015-12-12 10:5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是由于各种有毒蛇类咬伤人体后引起的中毒性疾病。全世界共有蛇类2500种,其中毒蛇约650余种,能致人于死命的毒蛇约200种,威胁着十亿人口的广大地区。估计每年被毒蛇咬伤的人数在30万以上,死亡率约为10%。我国两广地区蛇害严重,每年蛇咬伤的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二十五。我国蛇类有160余种,其中毒蛇约有50余种,有剧毒、危害巨大的有10种,如五步蛇、银环蛇、蝰蛇、腹蛇、竹叶青、烙铁头、海蛇等,咬伤后能致人于死亡。毒蛇的头多呈三角形,颈部较细,尾部短粗,色斑较艳,咬人时嘴张得很大,牙齿较长。毒蛇咬伤部常留两排深而粗的牙痕。蛇咬伤多发生在每年的3月份开始至10月份结束,5~8月份为高峰期。无法判定是否毒蛇蛟伤时,按毒蛇咬伤急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