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鱼腥草素钠片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其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妇科炎症、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鱼腥草素钠片和鱼腥草在功效上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差异。 1. 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鱼腥草素钠片能抑制病原体,减轻炎症反应。 2. 妇科炎症:例如盆腔炎、宫颈炎等。它有助于缓解炎症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3. 慢性支气管炎:可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频率。 4. 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5. 免疫调节:能调节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总之,鱼腥草素钠片在治疗相关疾病时有一定的疗效,但具体应用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025-01-10 10:2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您说的折耳根学名鱼腥草 鱼腥草的药性相传当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的俘虏,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但回国的第一年就碰上了罕见的荒年,百姓无粮可吃。勾践亲自上山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终于发现了一种。于是,越国上下竟然靠着这小小的野菜渡过了难关。因为这种野菜有鱼腥味,便被勾践命名为鱼腥草。 鱼腥草别名侧耳根、猪鼻孔等,凉拌侧耳根是民间的一道传统佳肴。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临床报道广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发烧、肺癌、宫颈糜烂、肾病综合征、鼻炎、化脓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常用中成药制剂有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用于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尿路感染、痈疖等。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宜流行性感冒患者、经常便秘、脾胃湿热、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者; 2.但是虚寒性体质及疔疮肿疡属阴寒,无红肿热痛者,不宜服食。 每100克鱼腥草的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0.3克 膳食纤维0.3克 维生素A575微克 胡萝卜素3450微克 维生素C70毫克 钙123毫克 磷38毫克 钾718毫克 钠2.6毫克 镁71毫克 铁9.8毫克 锌0.99毫克 铜0.55毫克 锰1.71毫克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哦;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g,不宜久煎;或鲜品捣汁,用量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1.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前者,常与桔梗、芦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作用;后者,常与黄芩、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药同用。本品为治肺痈之要药。 2.用于热毒疮疡,常与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内服外用均可。 3.用于热林小便涩痛,常与木通、滑石、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现代多用治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气管炎,尿路感染等。 鱼腥草入药,中医认为其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单用或配伍复方,内服外用或民间多种食疗方法的使用均疗效确切。药理研究,鱼腥草主含挥发油,癸酰乙醛鱼腥草素等多种成份,对各种致病杆菌、球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抗菌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调节功能。 注意 1.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2.《名医别录》:多食令人气喘。 3.孟诜: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 中药作用 15~30g,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明代龚廷贤著《药性歌括四百味》:蕺菜微寒,肺痈宜服,熏洗痔疮,消肿解毒。 本品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 蕺菜为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有腥臭味;茎上部直立,常呈紫红色,下部匍匐,节上轮生小根。叶互生,薄纸质,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长4~10厘米,宽2.5~6厘米,基部心形,全缘,背面常紫红色;掌状叶脉5~7条;叶柄长1~3.5厘米,无毛;托叶膜质长1~2.5厘米,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花小,夏季开,无花被,排成与叶对生、长约2厘米的穗状花序;总苞片4片,生于总花梗之顶,白色,花瓣状,长1~2厘米;雄蕊3枚,花丝长,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个合生心皮所组成。蒴果近球形,直径2~3毫米,顶端开裂 成分全草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正壬酮,月桂油烯,辛酸及月桂醛等,具有特殊臭气。此外尚含有刺激性的蘸菜碱。叶含槲皮甙。花穗及果穗含有异槲皮甙。 置干燥处。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 2.利尿作用,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肾血流量及尿液分泌,所以也用于尿路感染的频尿涩痛。 3.增强免疫系统作用,提高慢性气管炎患者白血球的吞噬作用。 4.抗肿瘤作用,提高癌细胞中的CAMP而抑制艾氏腹水癌。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因本品含有挥发油,故不宜久煎。外用适量 内服有利尿、解毒、消炎、排脓、祛痰作用。据近年研究,本品水煎剂,粉剂,注射剂,对肝脏出血有良好止血作用,此值得进一步研究。又据中医临床经验证明,对肺脓疡,痈节等化脓性炎症有效。生嚼根茎,能缓解冠心病的心绞痛。 食疗价值 (1)鱼腥草清热解毒的作用颇佳,常与桔梗、鲜芦根、瓜蒌皮、冬瓜子、生苡仁、桃仁、象贝等用同用,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等症;与百部、鹅儿不食草、麦冬、蜂蜜等药配伍,可用于百日咳。用于热毒痈肿,可单味煎汤内服,也可用鲜草捣烂外敷。 (2)鱼腥草原名蕺菜,因它的新鲜净叶中有一股浓烈的鱼腥气,不耐久闻,故以气味而得名。一般人在未使用它的时候,往往顾名思义,以为此药气腥味劣,难以下咽。这是未经实践的原故。其实,此药阴干后,不但没有腥气,而且微有芳香,在加水煎汁时,则挥发出一种类似肉桂的香气;它煎出的汁如淡的红茶汁,仔细口尝,也有类似红茶的味道,芳香而稍有涩味,毫无苦味,且无腥臭,对胃也无刺激性。
2015-12-12 22:4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一般药店有售,效果不错
2015-12-12 20:1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效果可以的
2015-12-12 09:2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