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岁高度近视患者晚年是否会失明及保健方法
BR>我父亲现年62岁,少年时由于出天花时看书,造成高度近视。年轻时一直戴1000多度的近视眼镜。现为2200度(大约是近十年来)。偶尔会有视物昏花的现象。请问医生:像他这种情况会不会因为老年器官功能的减退而导致失明呢?我很担心。此外,日常生活防治和保健应注意什么?多谢!第一次问题补充:服“增光片”半年,情况是:起初按说明单上的份量服用,反而看物越来越模糊;后来减半,视力转好。请问这种视力的变化是否直接源于增光片?增光片是否有利于像我父亲这样的高度近视保健呢?您能提供什么更合适的保健药吗?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高度近视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器官功能减退,存在失明风险,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影响因素包括眼轴增长、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黄斑病变等。 1. 眼轴增长:高度近视患者眼轴过长,眼球结构改变,易引发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 2. 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变薄、脆弱,容易出现裂孔、出血等,影响视力。 3. 白内障:晶状体混浊,影响光线进入眼内,导致视力下降。 4. 青光眼:眼压升高,损害视神经,造成视野缺损和视力丧失。 5. 黄斑病变:黄斑区功能异常,如黄斑裂孔、黄斑萎缩等,影响中心视力。 总之,高度近视患者晚年失明风险相对较高,但通过定期眼科检查、注意用眼卫生、避免剧烈运动、均衡饮食、控制基础疾病等措施,可一定程度降低风险。若出现视力变化,应及时就医。
2025-01-15 05:50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首先,不会因为老年器官功能的减退而导致失明,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让他离开眼镜,我的意见是:药物无效,所谓的保健药都是骗人的
2015-12-13 05:4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根据患者的年龄来看,现在的情况治疗没有什么很好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要积极的考虑激光治疗了.
2015-12-13 00:4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眼睛通五脏贯六腑,其实任何一种眼病(眼外伤除外),都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经络不通畅,人体气血津液上贯于目不能达到正常指标,久而久之形成各种眼病,眼睛的病变过程,只是脏腑、经络、视路等中间环节出现故障后的一种外在表现。任何一种眼病都有着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只有认识了这个过程,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及时纠正脏腑功能,疏通血液循环,调整脑神经、视神经,使人体处于正常免疫状态,任何疑难病都迎刃而解,不攻自破。中医自古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学术思想,防患于未然,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医治疗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高度近视并发症。从儿童做起,早发现早治疗,12岁以前是儿童发育眼球的关键性时期,及时纠正脏腑功能,通过调腑通络,平衡脑神经、视神经,使人体处于正常免疫状态,眼球得到正常的发育,缓解眼睛疲劳,提高视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基本能达到正常视力。超过12岁,能控制病情发展,视力有所提高,总比它慢慢发展下去要好的多。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找出具体病因而针对原发病或眼底病入手,采用中医药治疗原发病或眼底病,通过调腑通络治疗,疗效确切。近视眼的成因分类与中医治疗近视眼是多种原因引起,内因主要是指遗传。高度近视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外因对近视眼来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视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眼轴变长,另外,由于圆锥角膜、球形晶状体或房水成分的改变以及玻璃体液化等,也会形成屈光性近视。近视按性质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单纯性近视多为后天性发病,多为中、低度数,而且近视度数较稳定,不易发展,没有其他的并发症,一般远视力不正常,而近视力正常,病理性近视(轴性近视)多为先天遗传所致,多为高度近视,且易发展不稳定,多伴有玻璃体混浊、黄斑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是导致失明的原因。近视度分类:轻度近视(0~-3.00D以下)中度近视(-3.00D~-6.00D)高度近视(-6.00D以上)中医认为近视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则肝肾亏损,精血无以升腾于目失濡养,神光不能发越为先天遗传所致。后天饮食不节,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升化之源,脾胃虚弱则升降运化失职,目不得血,神光不能视远。劳瞻竭视,致心阳衰微,阳不足则阴有余,阳为阴侵,耗伤肝血,因肝血亏虚,不能濡养于目,脉络淤阻,以致气滞血瘀,目络受阻,精血不能上荣于目,气血两虚,劳瞻竭视,精雕细刻,久视伤血,损伤肝血,目中经络干涩,脉络纤细,气血不足而形成近视。在轻中度单纯性近视眼中,气虚、精血不足为主要病机。中医辨症与辩病指导下的施治,补气升血,辅以活血化瘀、开窍明目之法,使气血调和,目受血而能视,疗效确切。在高度近视的进展过程中,本质为眼底病变,病变过程中出现出血、渗出等病理现象,中医认为高度近视及其黄斑病变,是由于肝肾精血不足、脾气虚弱为主要病机。经过辨证论治,化水湿,清痰通络,使功能恢复。治愈弱视需要多长时间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眼病,治疗的过程就是促进视觉发育的过程,所以弱视的疗程比较长。有些学者的临床研究显示:弱视治愈平均需要16个月左右。病情较轻的,数月便能够治愈;重度弱视,或者不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患儿,治愈需要的时间就比较长,有的2~3年,有的5~6年,有的甚至不能治愈。只要患儿、家长与医生积极配合,在一定时期内,弱视就能够治愈。河北深泽魏村中医眼科采用中医中药免疫平衡系列方,经超微粉加工保持原生药活性物质,易于肠道吸收,疗程短,见效快,单用中药,使功效提高10~20倍,轻中度弱视1~2月治愈,重度弱视2~4月治愈,优于其他办法,不反弹,疗效确切.玻璃体混浊(云雾移睛)的分类与中医治疗玻璃体本身没有血管,新陈代谢很缓慢,玻璃体多由周围组织的病变引起,其病理过程混浊、液化、纤维组织形成与收缩。其分类因炎症引起的称为炎症混浊,出血引起的混浊称为出血性混浊,因退行性改变引起的称为退变性混浊。炎性玻璃体混浊多由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色素膜炎)、视网膜炎等炎性细胞、渗出物极其坏死组织等病理产物进入玻璃体而引起,虹膜睫状体炎所致的混浊以前部为主;视网膜炎、脉络膜炎所致混浊以后部为主。其形状可呈粉尘状、丝网状、绒球状、团块状或条索状,颜色灰白色点状或白色絮状,雪球样混浊,出血性玻璃体混浊是指眼外伤或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引起的视力损害并发症,出血量大时相当于中医的暴盲症,眼底红光反射消失,眼底不能窥及,视力为光感,眼底镜下可见玻璃体内条索状、快状混浊物,退行性玻璃体混浊多见于高度近视的老年人,也有年轻人发病者,近视度数越高,发病年龄越早,也有因炎症出血后引起的变性混浊、液化等改变。总之,玻璃体混浊不是单一的疾病,病因病机复杂,采用西医很难治愈,我处采用中医药辩病辨证相结合,研制出了治疗玻璃体混浊的纯中药系列方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许多只有光感的患者恢复了视力。
2015-12-12 23:3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根据你的病情分析,高度近视可手术治疗,可能因年岁过大自身身体状况及眼底情况不好,不宜手术建议:可以再去别的医院眼科看看,多听听其他经治医生的建议
2015-12-12 21:0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