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复发如何诊断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在医院医治痊愈。又于2007年9月30日在单位突发剧烈头痛,15分钟后,手麻木,送医院做CT显示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用20%的甘露醇(间隔4小时一次)、奥德金、6-氨基已酸针保守治疗6天,医生怀疑脑血管畸形或脑血管动脉瘤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蛛网膜下腔出血复发较为危急,其诊断和治疗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症状识别、检查方法、治疗药物、手术选择及康复措施等。 1.症状识别:剧烈头痛、手麻木是常见症状,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2.检查方法:头颅 CT 是常用的初步检查手段,此外还有脑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等,以明确出血原因。 3.治疗药物:除了 20%的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奥德金营养神经,6-氨基已酸针止血外,还可能用到尼莫地平缓解血管痉挛,呋塞米利尿等。 4.手术选择:若为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可能需进行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或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 5.康复措施:病情稳定后,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 总之,蛛网膜下腔出血复发需要及时诊断和综合治疗,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025-01-15 02:5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你好,蛛网膜下腔积液是发生在小儿的一种良性自愈性疾病。而硬膜下腔积液可呈扃限性或弥漫性积液,该病主要是外伤后所致的疾病,病灶可缓慢增大,也可逐渐吸收而消失。患儿常见有神经功能损害、颅内压增高和头颅局部或整个增大等征象。MRI及CT检查可直接显示蛛网膜下腔及硬膜下腔积液,并可确定其位置和范围。诊断可靠,易于同硬膜下血肿、硬膜下脓肿相鉴别。病人这种情况如果是少量出血的话是可以吸收的,但是如果血量过多则会引发猝死。如果不想手术可以喝主治大夫说清楚,在用药的基础上卧床休息,不要生气上火,不要用力。
2015-12-14 20:5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荣振
界首市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您好,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血管内外科常见的脑出血之一,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所致,一般占70%,闹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等也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造的全脑造影,结果脑部正常,也不一定没有问题,造影阴性一般有一下几种情况:当时脑血管痉挛严重,或者是微小动脉瘤,或者造影的血管不全,或者是造影没有多角度或旋转三维成像,或者诊断大夫遗漏等等,第一次造影阴性的再次造影有5%的有可能发现问题。所以建议您先吧资料拿到我院就诊,必要时再次造影明确。还有一种情况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确实没有明显的病因,比较典型的就是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系桥静脉出血所致,不用特殊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2015-12-14 17:1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蛛网膜下腔出血危害很大,应该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4-6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用力活动,情绪激动等.多吃含高纤维素的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配合医生尽早做脑血管造影或手术治疗.并且还有要密切观察病人病情,意识状态,血压,呼吸,脉搏,心率,心律瞳孔变化神经体征等.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为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常见病因有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等。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避免搬动和过早离床,床头抬高15°-20°,病房安静、舒适和暗光。避免引起血压及颅压增高的诱因,如用力排便、咳嗽、喷嚏、情绪激动、疼痛及恐惧等。以及降颅压、血压、补液、抽搐病人抗痫等对症治疗,同时预防再出血、预防血管痉挛治疗,部分患者需要放脑脊液疗法或者手术治疗
2015-12-14 13:5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