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性接触有可能传播乙肝病毒。这主要取决于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病毒载量、性接触时的防护措施、双方的免疫力、性接触的频率和方式等。 1. 病毒载量:若乙肝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病毒载量高,性接触传播的风险就较大。 2. 防护措施: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降低传播风险,但不能完全杜绝。 3. 免疫力: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4. 性接触频率:频繁的性接触会增加感染的机会。 5. 性接触方式:粗暴或造成黏膜损伤的性接触方式会加大传播几率。 总之,性接触存在传播乙肝病毒的可能性。为预防乙肝传播,建议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若有高危性行为,应及时进行乙肝相关检查。
2025-01-14 23:03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可以的乙肝传播途径1,母婴垂直传播2,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3,性接触传播;4,密切接触传播:5,体液传播ZZj
2015-12-15 17:1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容易传染的,一般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转播和母婴传播.
2015-12-15 12:3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现代观点认为,性接触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方式之一。美国近年在855名随机对象中进行异性间性接触引起乙肝病毒传播给对方的研究。男性427名,女性428名,平均年龄36岁。乙肝病毒异性间总传播率为26%(255/855)。女传男比男传女略高。17岁以下的青少年感染率为3%;18~35岁年龄组感染率为25%;36~44岁的感染率与45岁以上的感染率达37%及36%。其中多数是海地人(57%),其次是黑人(30%)、白人(8.0%)和西班牙人(5.0%)。79%为单纯由异性间性接触传播,6%有同性恋史,5%兼有非肠道药物滥用史,少数有输血、注射、纹身史。抽样调查的结论是:当地居民中异性间性传播乙型肝炎是主要方式。过去报道不明来源的成人乙型肝炎病例中,可能大部分是异性性接触引起的。国内尚缺乏类似的调研资料,不过丈夫患乙型肝炎或妻子患病后分别传播给对方的比例亦在15%左右。有报告感染后发病者却不到2%。
2015-12-15 06:4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告诉你“乙肝传染和预防”。一般来讲,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三个途径传播,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传染的。许多人都认为乙肝病毒不经肠道传播,也就是说,与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共餐是不会传染的。 但是,在临床上发现,有一部分乙肝病人感染的原因确实与就餐有关。有的是与乙肝患者共餐后发生的,更多的是在不卫生的饭店或马路餐桌就餐后发生的。 研究表明,当就餐者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时,采用传统就餐方式的乙肝感染率为42%,而分餐制的乙肝感染率为17%,这也说明了乙肝是可能从消化道传染的。 实际上,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是比较复杂的,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的各种体液均具有传染性,其传播方式是通过输血及血制品、药物注射和针刺等。如果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在做胃、肠镜、拔牙、洁牙、介入治疗、手术和麻醉插管等均可引起乙肝病毒的传播。 乙肝病毒是如何经过消化道传播呢? 当和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一起共餐的时候,如果你的口腔被鱼刺刺伤、被牙齿咬破、肠道黏膜被粗糙的食物划伤,或患有口腔溃疡、牙龈出血、胃肠溃疡等疾病,就给了乙肝病毒可乘之机:通过破损的黏膜进入人体血液,而导致感染。其实,这也是血液传播的一种形式。 当与乙肝病人或携带者就餐时,如果你能够保证你的消化系统黏膜是完整的,没有破损,一般是不会感染乙肝的。 但是,消化道黏膜的损伤常常不容易被发现,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保证自己的消化道没有破损,因此通过共餐传染疾病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社交是人们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完全为了预防乙肝而不与人共餐是不可能的。预防乙肝最好的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一旦你产生了乙肝抗体,就可以把共餐感染病毒的机会尽量减少。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2015-12-15 06:3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