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某些症状时而出现时而长时间不出现,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症状的性质、严重程度、频率、对生活的影响以及潜在病因等。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症状类型、身体基础状况、症状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既往病史等。 1. 症状类型:不同的症状提示不同的疾病可能。如疼痛可能是炎症,瘙痒可能是过敏。 2. 身体基础状况:若本身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即使症状不常出现也需重视。 3. 症状持续时间:短暂的轻微症状可能无需治疗,但长期反复的严重症状则需干预。 4. 伴随症状:伴有发热、呕吐、呼吸困难等,往往提示病情较重。 5. 既往病史:有类似症状的既往史,且曾明确诊断,治疗方案可参考。 总之,对于这种不规律出现的症状,应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是否需要治疗。建议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和处理。
2025-01-16 03:2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预激是一种房室传导的异常现象,冲动经附加通道下传,提早兴奋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引起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有预激现象者称为预激综合,常合并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预激本身不需特殊治疗。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治疗同一般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发房颤或房扑时,如心室率快且伴循环障碍者,宜尽快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与胺碘酮减慢旁路的传导,可使心室率减慢或使房颤和房扑转复为窦性心律。洋地黄加速旁路传导,维拉帕米和普萘洛尔减慢房室结内传导,都可能使心室率明显增快,甚至发展成室颤,因而不宜使用。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或房颤、房扑发作频繁,宜应用上述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口服预防发作
2015-12-16 10:2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