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对子眼,医学上称为内斜视,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先天发育异常、屈光不正、神经肌肉问题等。要准确判断并处理,需综合考虑症状、检查、治疗方法等。 1. 症状表现:内斜视患儿常表现为一只眼睛注视目标时,另一只眼睛向内偏斜。有时还可能伴有视力下降、复视、歪头看东西等。 2. 检查方法:医生通常会进行视力检查、散瞳验光、眼位检查、眼球运动检查等来明确诊断。 3. 病因分析:先天发育异常,如眼外肌先天缺失或发育不良;屈光不正,高度远视易导致内斜视;神经支配异常,影响眼外肌的运动;眼部疾病,如白内障等。 4. 治疗时机: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5. 治疗方法:包括佩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遮盖疗法、手术治疗等。 总之,发现孩子可能有内斜视,应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明确诊断后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以促进孩子视力和眼位的正常发育。
2025-01-16 15:0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斗鸡眼在医学上名为「内斜视」.在婴幼儿这种现象多为良性的假性内斜视.--斜视一般可分为内斜视,外斜视与上下斜视.(一)内斜视:一般俗称斗鸡眼.眼位向内偏斜.临床上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斜视.在出生至内发生者称之为先天性内斜视.偏斜角度通常很大.后天性内斜视又分为调节性与非调节性,调节性内斜视常发生在2-3岁左右,通常会伴有中高度远视,或是异常的调节内聚力与调节比率;非调节性内斜视则和调节力与屈光状态无关.(二)外斜视:即眼位向偏斜,一般可分为间歇性与持续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因病人具有较好的融像能力,大部份的时间眼位可由融像能力维持在正常的位置,只有偶而在阳光下或疲乏不经心的时候,才表现出外斜的眼位.有些儿童为了避免外斜眼位引起的复视,在大太阳常会闭一只眼睛.间歇性外斜视常会发展成持续性外斜视,而偶而出现外斜视的情形变成终目持续的外斜视.(三)上,下斜视:即眼位向上或向下偏斜,一般较少见,上下斜视常常并有头部歪斜的情形.斜视的治疗方法,因斜视的类别不同而异,一般可分为手术疗法与非手术疗法.(一)手术疗法乃以手术的方法调整外眼肌的强度与附着点的位置,使眼位趋于正常.先天性内斜视与上下斜视大多需要手术治疗,非调节性而且斜度大的斜视通常亦需要借着手术的方法来矫正.(二)非手术疗法:并非所有的斜视都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是调节性内斜视,只要戴上适当的远视眼镜或双光镜就可以矫正.如果并有中高屈光异常,亦常需配戴眼镜来矫正,另外可借着轴矫正训练的方法来帮助两眼单视能的恢复与增加融像能力.例如以视轴矫正训练机来训练,或者配戴棱镜镜片等.如果并有弱视,则弱视的训练亦是不可或缺的治疗.
2015-12-16 17:5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